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集成版)

A.无线键盘 B.优盘

C.USB蓝牙适配器 D.无线耳机

27. 下列哪些做法违反了保密规定(ABCD) A.通过个人优盘将互联网上的歌曲拷贝到单位的涉密计算机中

B.将单位的涉密文件拷贝后,在家中的计算机上继续处理

C.将手机连接到涉密计算机上充电

D.将个人的便携式计算机与单位的涉密计算机相连传输资料

28.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简称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ACD)。

A.核心涉密人员 B.基本涉密人员 C.重要涉密人员 D.一般涉密人员

29. 应当确定为核心涉密人员的条件是(ABC)。 A.了解和掌握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的程度深 B.了解和掌握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事项多

41

C.在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岗位上工作时间长

D.在涉及绝密级国家秘密的单位中担任负责后勤保障的领导

30. 有关脱密期正确的是(ABC)。---老标准答案 A.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3年至5年 B.重要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2年至3年 C.一般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1年至2年

D.属于重要涉密人员的领导干部脱密期为3年至5年 31. 为防止涉密计算机在使用时被他人窥视,应(ABC)。

A.避免显示屏幕正对门、窗或透明过道 B.采取安全隔离措施

C.设置屏幕保护,确保离开时屏幕出于关闭状态 D.与非涉密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32. 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禁止接入(BCD)。 A.涉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

B.单位内部非涉密计算机或信息系统 C.国际互联网 D.公共信息系统

33. 关于涉密计算机的使用,以下行为中错误的有(ABCD)

42

A.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安装摄像头

B.可以安装FTP服务器端,面向系统用户提供涉密文档资料下载和上传

C.在计算机上安装个人硬盘,换成可刻录光驱进行文件的输入输出

D.禁止使用优盘,换成可刻录光驱进行文件的输入输出 3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涉密信息系统经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测试后即可投入使用

B.涉密信息系统投入运行前应当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C.涉密计算机重装操作系统后可降为非涉密计算机使用

D.未经单位信息管理部门批准不得自行重装操作系统

五、简答题(共7题)

1. 请详细叙述《中华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十八条列举的十二种违法行为。

参考答案:

1)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2)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3)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43

4)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

5)非法复制、记录、存储国家秘密的; 6)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国家秘密的; 7)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的;

8)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的; 9)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

10)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11)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的; 12)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的。

2. 请详细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九条规定的国家秘密基本范围。

参考答案:

1)国家事务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秘密事项;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7)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3. 请列举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保密标准的实施原

44

则。

参考答案:

1)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严格标准,依法管理;

2)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保密责任落实到人; 3)具备健全的管理体系,保密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合。 4)开展保密风险评估与管理。 5)建立保密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

4. 请列举资质单位与涉密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补充协议应当包含的内容。

参考答案:

1)涉密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2)涉密人员应当遵守的保密纪律和有关限制性规定;

3)因履行保密职责导致涉密人员利益受到损害,资质单位给予补偿的规定;

4)涉密人员因违反保密规定而被无条件调离涉密岗位或给予辞退等处罚的规定;

5)因认真履行保密职责,资质单位给予涉密人员奖励的规定; 6)涉密人员应当遵守的其他有关事项。

5. 涉密人员的保密工作责任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严格遵守保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自觉接受保密教育培训;

4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