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8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2008年高考物理科考试大纲 三、物 理 (一)能力要求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达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总是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详细内容及具体说明列在本大纲的“知识内容表”中。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罗马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知识内容表 一、质点的运动 内容 要说明 求 I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 v2II 不要求会推导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r 2.位移和路程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II II 公式s=vts-t图,v-t图 I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II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I 公式: I vt?v0?at,s?v0t?122at,vt?v02?2as 2v-t图 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8.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的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9.平抛速度 10.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v2周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 rII II 内容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1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1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内容 二、力 要求 说明 II 1.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II 有引力 II 2.不要求知道静摩擦因数 I II 三、牛顿定律 要求 说明 1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II 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II 的向心力 II 18.牛顿第三定律 I 19.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II 20.牛顿定律的应用 II 2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造地球卫I 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 I 22.宇宙速度 II 23.超重和失重 24.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 四、动量、机械能 内容 要说明 求 II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25.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II 情况 26.动量守恒定律 II 27.功、功率 28.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II II 能定理) I 29.重力势能、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II 变的关系 30.弹性势能 II 31.机械能守恒定律 32.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I 括碰撞、反冲、火箭) 33.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内容 五、振动和波 要求 说明 34.弹簧振子,简谐运动,简谐振动的II 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位移—II I 时间图像 I 35.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做简谱II 运动,周期公式。 I 36.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I 37.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I 振动频率,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38.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波的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9.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辅射现象 40.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 41.多普勒效应 六、分子热运动、热和功、气体 内容 要说明 求 I 4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加 德罗常数、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分I 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I 43.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分 子热运动平均能的标志,物体分子间的I 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44.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I 种方式,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I 45.热力学第一定律 I 46.热力学第二定律 I 47.水动机不可能 I 48.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49.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利用与I 保护环境保护 50.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热力学温I I 度 51.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 5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53.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七、电场 内容 要说明 求 I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54.两种电荷,电荷守恒 只限于电粒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