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考物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项练习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 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的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甲球与带负电的物体相互排斥,则乙球不可能的是( ) A. 不带电 B. 带正电 C. 带负电 D. 带负电或不带电

2. 验电器的金属箔原来是张开的,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可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了,则能说明( ) A. 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 两片金属箔原来均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 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靠近前后一直均带负电 D. 两片金属箔在玻璃棒靠近前后一直均带正电

3. 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甲、乙两束细丝后,分别在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做成如图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束中的各细丝带的不是同一种电荷 B. 甲、乙两束的细丝带的不是同一种电荷

C. 甲束细丝用丝绸捋过,乙束细丝用毛皮捋过 D. 甲、乙两束细丝都用丝绸或都用毛皮捋过 4. 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关于它们分别用来演示哪个物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a可用来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B. 图b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 图c可用来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D. 图d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5. 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然后将这两个相同的塑料丝靠近,会出现如图所示情形,则关于甲、乙的带电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带负电荷 B. 一定带正电荷 C. 一定带异种电荷 D. 一定带同种电荷 6. 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 ) A.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 宇航员在月球上无法用电磁波来通信

C. 只有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只有凸透镜能成等大的像

8. 如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额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 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 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 D. 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

9. 下列电学基础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 只要电子在运动,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 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 D. 电阻的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和长度有关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 B.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C.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D. 家庭中使用的电热水器的发热体用的是超导材料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 B. 一个带正电的

物体能够吸引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一定带负电 C.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D. 与任何物体摩擦后的玻璃一定带正电 12. a、b、c三个带电小球,已知a、b两球互相吸引,b、c两球互相排斥.若使a球与不带电的金属小球d接触后,再将小球d靠近c球,那么c、d两球将( ) A. 互相吸引 B. 互相排斥 C. 不吸引也不排斥 D. 以上情况都可能

13. 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关于它们分别用来演示哪个物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a可用来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B. 图b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C. 图c可用来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D. 图d可用来演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14. 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方法,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现象: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 推测: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 现象:一滴墨水扩散到整杯清水中 推测: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 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变为彩色光 推测:白光不是单色光

D. 现象: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推测: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5.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 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的同种物比 压 C. 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7. 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A分别靠近悬挂的轻质带电小球B和C,发现B被排斥,C被吸引,则______带负电. 18. 如图所示,在中国科技馆里有一个静电发生台,发生台上面是一层金属面,当表演者站在金属台面上,给金属台面通高压静电,表演者的头发会由于带同种电荷相互______而张开.台面上的电压高达144.7kV,人体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在金属台面下面的材料是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19. 如图所示,我们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塑料绳的细丝带电,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______,活动中我们发现塑料绳的细丝会“炸”开来,说明了______. 20. 物理学中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______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______.

21. 在晴朗干燥的冬日里,如果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会发现头发越梳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带______电荷相互排斥.(选填“同种”或“异种”)

22. 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

23. 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______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 ______ .

24. 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 ______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的.在实验室中用到的 ______ (填“验电器”或“试电笔”)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仪器.

25. 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______的结果。 26.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______电,用这根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______电。

27.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丝绸会带______电荷,如果将丝绸与一个负电荷的轻质小球靠近,它们之间会互相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向移 ,密 B. 动的 D.

度跟质量成正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要有电方向为电流的方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28. 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为塑料丝带上了 ______ 电荷,彼此相互排斥;使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______ 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29. 如图所示是在中国科技馆一位同学在静电台上体验“怒发冲冠”游戏时的情景.体验者用手接触带电金属球后,她的头发就带上了 ______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因而竖起张开. 30.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杯互相吸引的带电体一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 ______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为了减少电能在线路中的损耗,通常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 .

31. 如图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再用手向下捋 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______ (蓬松/紧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

______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32. (1)在做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的过程中. ①你能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②为了减少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只要留心,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可以做不少物理小实验,如图所示,塑料吸管与纸巾摩擦后会吸引小泡沫,说明吸管

带了电.那么用纸巾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给你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塑料吸管、纸巾和细线,请你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并写出判断方法.

33. 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二层A厅有一件展品-静电滚球,如图所示.展品由中心电极、金属小球、接地的金属板三部分构成,当转动手柄时,金属小球会在中心电极与接地的金属板之间循环往复运动.转动手柄使中心电极带正电,此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小球内原本无序的电荷会重新分布,靠近电极一侧带______电荷,远离电极的一侧带等量的______电荷.中心电极对负电荷有______力,对正电荷有排斥力.由于负电荷离中心电极距离更近,所以吸引力大于排斥力,金属小球就会滚向中心电极.当金属小球与中心电极碰撞时,负电荷被中和,此时金属小球带正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______,金属小球会______中心电极.当金属小球与接地的金属板碰撞时,正电荷被导入地下,此时小球又恢复电中性.

34. 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

(1)小明发现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 (2)如图,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发现相互排斥的是图 ______ ,

(3)在人类认识到物体带电的本质之前,总在想,到底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呢?经验认为,如果能找到一个带电体既能和带电玻璃棒相互 ______ ,也能和带电橡胶棒 ______ ,则说明有第三种电荷存在.事实上我们一直没有找到这样的带电体,后来直到发现物体带电本质是由于电子的转移,终于认定自然界中只有 ______ 种电荷.

35. 利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品也可以完成一些物理小实验:

(1)A、B是两支圆铅笔,将它们按图(1)中方法放置在一个斜面上,B铅笔比较容易到达水平面,原因是:

______ .

(2)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如图2所示),细丝下垂是因为其受 ______ 的作用.再用手向下捋几下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塑料细丝越来越 ______ (选填“蓬松”或“紧密”).而手与塑料细丝带上的是 ______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3)如图3(a)(b)所示装置均为比较简易的验电器,它们都可以用来检验某物体是否带电,由图中现象可知,图(b)装置是依据 ______ 的原理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图(a)装置工作原理与图(b)装置 ______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36. (1)如图1所示的黑盒子中,有导线和几个阻值均为5Ω的电阻构成的电路,盒外有四个接线柱.已知1、3接线柱间的电阻为5Ω,2、4接线柱间的电阻也为5Ω,1、2接线柱间的电阻为零,而3、4接线柱间电阻为10Ω.请画出盒内最简单的电路

图.

(2)已知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请你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3)小明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如图3所示). ①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

②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有研究价值的科学问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