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 一般勾选。
J、“按混凝土规范B.0.4条考虑柱二阶效应” 该参数只对排架结构有效。排架勾选,其他不选。
K、“指定的过渡层个数”“过渡层号” B级高度高层建筑勾选,其他不选。见高规7.2.14-3,过渡层边缘构件的箍筋按二者平均值采用。
L、“柱配筋计算原则:(单偏压计算)(双偏压计算)” 程序对角柱自动采用双偏压计算,其他柱用户人工选择。因双偏压计算结果为多解,建议采用单偏压计算,双偏压验算。(角筋计算的结构可人工修改,只需满足双偏压验算即可)
M、“梁保护层厚度”“柱保护层厚度” 应根据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按照混凝土规范取值。
N、“梁端简化为刚域” 勾选,梁计算跨度降低,降低梁配筋量。 O、“柱端简化为刚域” 不勾选,提高柱的安全储备。
7、配筋信息:
A、“结构底部需要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主要用来提高框架-核心筒等类结构的核心筒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从而提高核心筒底部加强部位的延性。《广东高规》10.2.4条规定:筒体底部加强部位的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筒体一般部位的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3%。层数应包括全部地下室层数,为了使地下一层以下地下室各层墙体的竖向分布筋配筋更为经济合理,可以补充按一般配筋率的计算而此处不指定。剪力墙结构一般情况下,不必单独指定。
B、“梁抗剪配筋采用交叉斜筋方式时,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 见《混
11
规》11.7.10。
6、荷载组合:
一般来说此页的系数是不需修改的,因为程序在进行内力组合时是根据规范要求处理的。只有特殊时候,要修改组合系数时,才修改。
7、地下室信息:
A、“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即为土力学中的M法,M取值范围稍密及松散填土5.4~6.0,中密6.0~10,密实老填土10~22。此处不提倡填负值,容易出现地上与地下异常情况。
B、“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根据混凝土规范确定。 C、“扣除地面以下几层的回填土约束” D、“回填土容重”一般取18KN/M3。 E、“室外地坪标高”按照实际情况填写。 F、“回填土侧压力系数”一般取0.5。 G、“地下水位标高” 按照实际情况填写。 H、“室外地面附加荷载”建议一般取10KN/M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