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册导学案全集(95页)

6条小船:20× 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回顾与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 三、巩固练习:P12第5题 四、课堂总结: 五、作业设计: 春游 我校共有老师14人,学生326人,大车可坐40人,租金900元;小车可坐20人,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 六、板书设计 如果都租小船 30÷ 4=7(只)……2(人)7+1=8(只)20× 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30÷ 6=5(只)35× 5=175(元) 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自由交流 教学反思

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课时 课时一 主备人 数学教研组 所在学校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教材分析 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图形知识目标 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 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情感目标 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图形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认识“从不同角度观察不同图形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 课本、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 总结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 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 这节课我们学习 “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自主学习、质疑释疑。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观察,你能指 出这个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 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图 形。

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学习例1。 1. 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 板书定义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 到不同的图形) 四、课堂达标,基础过关 P13做一做。 小组活动,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 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图形分别是什么样的? (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图形

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 课时 主备人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课时二 数学教研组 所在学校 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知识目标 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能力目标 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情感目标 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本、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补充、 总结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2视图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2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上面三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完成P14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