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教育对象观

中国文化之《论语》结业论文

《论语》中的教育对象观

学 院: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 号: 20116505 姓 名: 吴健铭 专业班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01班

《论语》中的教育对象观

吴健铭

摘要: 《论语》中孔子把所有的教育对象分为必教与不必教两大类。不必教者则不教之,必教者又视其先天素质不同而分为能教者与不能教者;不能教者亦不教之,能教者又视其后天条件而分为可教者和不可教者;不可教者则不教之,可教者则视其内部差异性而因材施教。由于一些原因,现实中有关孔子的教育对象观较之原貌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我们应在孔子教育对象观的指导下审慎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活动。

关键字:论语,教育对象观,孔子

1.引言: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无论是因材施教还是有教无类均是对教育活动的指向对象而言的。那么,对于孔子的教育对象观,我对此有如下理解。

2.《论语》中孔子的教育对象观

历史上记载孔子教育思想的典籍很多,但人们一致认为《论语》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孔子的思想,因此,本文在分析孔子的教育对象观时就依《论语》 为根据加以考察。

那么,《论语》中所展示的孔子的教育对象观是什么呢?

首先,孔子认为有些人是不必要进行教育的。孔子把人分成四种,即“上、次上、又次上、下”,并且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生而知之者”就是天生就知道某些东西,这种人不学而能,当然也就不必教了,如须学而知之岂不是就成了“次之者”吗?因此,对“生而知之者”式的天生奇才无须进行教育,也就不必把他们作为受教育的对象。其次,孔子认为有些个体是不能进行教育的。正如孔子所说的“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一般人生来四肢健全,智力正常,而有些人却先天聋哑,或后天伤残。教学活动的进行需要受教育者具有基本的听力、视力、记忆力和信息表达能力等先天条件,对不具备这些条件或条件达不到学习能力要求的个体也不能进行正常的学校教育。

再次,有些个体是不可教的。先天伤残者无法教,生而知之者无须教,这些人固然不会成为受教育的对象,但这毕竟是少数人,更多的人则是处于一种常人

1

状态之下,是具备能教的条件也是有必要进行教育的,但这些人是否就可成为孔子的教育对象?答案是否定的,为要成为孔子的教育对象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政治条件,即官方许可的受教育权利。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由强盛逐步趋于瓦解的时期,奴隶主阶级的势力已有所下降,教育正由“学在官府”向“学在四夷”转变,但奴隶阶级仍然是被统治阶级压迫着的,仍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学在四夷”的出现只是使受教育的对象由少数奴隶主阶级的子弟逐步扩大到一些没落的贵族和平民。就事实来看,孔子的弟子中也确实没有奴隶,有些弟子虽然很贫穷,但他们毕竟摆脱了人身依附,是自由的。

第二,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由孔子所收的学费可以印证。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修”是干肉,每十条伸直了的干肉为一束,“束修” 就是十条干肉[1] ,“ 束修以上”就是说孔子所收的学费至少为十条干肉。“束修”价值几何?历代学者均无精确表述, 只说是一种微薄的见师礼。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要成为孔子的弟子,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

第三是学习的兴趣。孔子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倘若学生不喜欢学习或对他所讲的东西不感兴趣,他和这样的人是没什么共同语言的,也谈不上会把他作为教育的对象;反之,如果一个人对学习和老师所讲的内容发生了兴趣,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也”的精神,他就很乐意对其进行教育,因为,这样就很容易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四,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孔子认为教育是建立在社会生活之上的,个人只有圆满地处理好社会生活,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和精力,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并愿意进一步学习的情况下才能接受教育,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

如果个体的综合素质没有达到,

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处理不好,如没有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很难进一步学习,他也是不会把这类人收为自己的弟子或作为教育对象的。此外,蔡尚思认为要成为孔子的弟子没有介绍人不行,不善于说话不行,其貌不扬也不行。总之,成为孔子的可教对象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此外,对于那些可教的弟子孔子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他认为虽然同是可教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