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案 湘教版必修2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生活链接]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 558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 415万人,占总人口的50.32%。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一、城市化

01人口和□02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03乡村地区转变为□04城市地区的过程。 1.概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表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05060708

3.意义

09城乡发展差距。 (1)缩小□10地区产业结构。 (2)改善□11工业生产效率。 (3)提高□12信息交流中心。 (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13对外开放程度。 (5)提高乡村□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0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02高,1.□03低。 反之越□04工业化进程关系尤为密切。在大多数城市,□05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2.城市发展与□柱。

06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3.城市的兴起又与□ - 1 -

[自我探究] 一个地区城市化的标志有哪些?

[提示] 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数目增多;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是最重要的标志。

三、城市化特点

[自我探究] 城市化速度最快阶段是不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时期? [提示] 不是。城市化中期阶段速度最快,城市化后期阶段水平最高。

1.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市化是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 ②城市化的标志是乡村人口占总人口中比重上升 ③城市化的拉力是就业机会少 ④城市化可以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

A.①④ C.①② 答案 A

解析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产业结构的变化等,故①④正确,②错误;就业机会少应属于推力因素,③错误。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多少 答案 D

解析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一般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小为主要衡量指标。

B.城市数目的多少 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B.②③ D.③④

- 2 -

探究点

城市化的内涵、标志和动力

根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某大城市1947年和1981年的同比例平面示意图(如下图)。

(1)从图中可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趋势是什么?图中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有哪些表现?

(2)在城市化过程中,该城市的城市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有何变化?

(3)有人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社会发展水平”。你认为有道理吗?

[答案] (1)郊区城市化(或城市区域扩大)。 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郊区新建有商场和公园绿地,建设有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2)城市人口的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有道理。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它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由此可见,该说法是正确的。

城市化的内容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城市化可从内涵、标志和动力等方面理解。 1.内涵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