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期末总结

考试必胜小法宝!!

28、好氧呼吸:是指有外在最终电子受体(O2)存在时,对底物的氧化过程。它是一类最普遍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方式,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氢,同时底物氧化释放出的电子也经呼吸链传递给O2,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脱下的H结合合成H2O,并释放能量。

29、发酵:是指在无外在电子受体时,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不经呼吸链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产物,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30、氨化作用:是有机氮化物转化成氨(铵)的过程。

31、硝化作用:是好氧条件下,在无机化能硝化细菌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32、反硝化作用:是无氧条件下,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氨或气态氮的过程被称为反硝化作用。

33、硫化作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硫细菌的作用将硫化氢氧化为元素硫,再进而氧化为硫酸,这个过程称为硫化作用。

34、水体富营养化: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的氮素营养的水使藻类过量生长,藻类和随之而来的异养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耗尽了水体中的氧,使水变质的现象。 35、BOD:生化需氧量。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36、水体自净:天然水体受到污染后,在没有人为干预条件下,可借助水体自身的能力使之得到净化。这种现象叫水体自净。

37、可生物降解性:是指化合物被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及其难易程度。

38、共代谢作用:一些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不能直接作为碳源或能源物质被微生物利用,当环境中存在其它可利用碳源或能源时,难降解有机物才能被利用,这样的代谢过程叫共代谢。

39、生物降解:复杂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成结构较简单化合物或被完全分解的过程。

40、生物转化:是生物通过代谢导致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某种改变,生成新化合物的过程叫生物转化。

41、好氧活性污泥:由好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和有机和无机的固体物混凝

5

考试必胜小法宝!!

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

42、土地处理系统:是将一定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排放至土壤,灌溉农田、草地和森林,并凭借土壤中物理、化学与生物的作用使水质进一步得到净化。 43、驯化:利用代处理污水对微生物种群进行自然筛选并使微生物对物质逐步适应的过程。

44、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45、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的活性部位,是酶蛋白分子中直接参与和底物结合,并与酶的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46、营养:是指生物体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47、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进行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48、生长因子:生物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小不能满足自身需求,必需从外界摄入的营养物质。

49、生物吸附:微生物细胞表面通常有-SH、-COOH、-OH,能与金属以络合、配位的方式结合,使金属吸附到细胞表面,这种现象叫生物吸附。 问答题

1、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机制。 答:步骤:固定→初染→媒染→脱色→复染 机制:(1)与细菌的等点电有关。

已知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为2-3,革兰氏阴性菌的等电点为4-5。可见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比革兰氏阴性菌的等电点低。说明革兰氏阳性菌带的负电荷比革兰氏阴性菌多。它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大,媒染后,两者的等点电均得到降低,但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降低得多,故与草酸铵结晶紫结合得更牢固,对乙醇脱色的抵抗力更强。它的菌体与草酸铵结晶紫、碘化钾的复合物不被乙醇提取,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与草酸铵结晶紫的结合力弱,其菌体与草酸铵结晶紫、碘化钾的复合物很容易被乙醇提取,呈无色。 (2)与细胞壁有关

G—的脂类含量高,肽聚糖含量低,因此,用乙醇脱色时,G—的脂类被溶解,增加细胞壁孔径的通透性,从而乙醇很容易将草酸铵结晶紫提取出来,使菌体呈

6

考试必胜小法宝!!

现无色。而G—肽聚糖含量高,脂类含量低,乙醇既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分子进入细胞。草酸铵结晶紫被截留在细胞内不被脱色。

2、在pH为6的溶液中细菌带什么电荷?在pH为1.5的溶液中细菌带什么电荷?为什么?(8分)

答:在pH为6的溶液中细菌带负电荷,在pH为1.5的溶液中细菌带正电荷。(2分)

原因:等点电使指在某一定pH溶液中,氨基酸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相等时的pH。由于细胞表面含有表面蛋白,表面蛋白由氨基酸组成,所以细菌也有等点电。(2分)

一般而言,细菌的等电点为pI=2-5。(2分)

在pH为6的溶液中,氨基酸游离的氨基受到抑制,游离的羧基电离,因此细菌带负电荷。在pH为1.5的溶液中,氨基酸游离的羧基受到抑制,游离的氨基电离,因此细菌带正电荷。(2分)

3、试图示G+和G-细胞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及成分。

答:结构组成:G+的细胞壁厚,其厚度为20-80nm,结构简单。G-的细胞比较薄,厚度为10nm。其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有分为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层,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层。

化学组成:G+含有大量的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G-含极少肽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

两者的不同还表现在各成分的含量不同。尤其是脂肪的含量最明显,G含脂肪量为1%—4%,G-含脂肪量为11%—22%细胞壁结构。

4、可用什么技术判断细菌的呼吸型和能否运动?如何判断?(7分) 答:可用穿刺接种技术将细菌接种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根据细菌的生长状态判断细菌的呼吸型和鞭毛有无。(2分)

7

+

考试必胜小法宝!!

可依据如下生长状况判断细菌的呼吸型:

(1)如果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及穿刺线的上部生长,则为好氧菌。(1分) (2)沿穿刺线自上而下生长,则为兼性厌氧菌或兼性好氧菌。(1分) (3)只在穿刺线的下部生长,则为厌氧菌。(1分) 依据如下生长状况判断细菌能否运动:

(1)若只沿穿刺线生长,则为无鞭毛不运动的细菌。(1分)

(2)若不但沿穿刺线生长而且穿透培养基扩散生长,为有鞭毛能运动的细菌。(1分)

5、介绍古细菌的特点并列举代表类群名称。

答:古细菌的特点:(1)形态:细胞很薄,扁平。(2)细胞结构:细胞壁不含胞壁酸,细胞膜含醚键及分支烃,许多古细菌含有内含子。(3)代谢:古菌在代谢过程中有许多特殊的辅酶参与。(4)呼吸类型:多为严格厌氧、兼性厌氧。(5)繁殖速度较慢。(6)生境:大多数生活在极端环境里。

类群:产甲烷古细菌群、还原硫酸盐古细菌群、极端嗜盐古细菌群、无细胞壁古细菌群、极端嗜热和超嗜热古细菌群。

6、试列表比较藻类光合作用和细菌光合作用。 答: 比较项目 微生物 叶绿素类型 光合磷酸化类型 产生氧气 供氢体

7、何谓原生动物的包囊?他是如何形成的?

8

藻类光合作用 蓝细菌、真核藻类 叶绿素a、b、c、d 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有 H2O 细菌光合作用 紫硫细菌、绿硫杆菌、紫色非硫细菌 细菌叶绿素 环式光合磷酸化 无 H2S、H2、有机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