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邹志旺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9期

【摘要】《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中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动手类专业基础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运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具体项目和具体实物过渡到图形、专业知识,避免了教学中的抽象、空洞、学生难理解的问题。《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施项目教学法,一般包括确定任务、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检查评价四个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营造专业情境,另一方面要在活动细节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项目教学专业能力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中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动手类專业基础课,它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能力。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笔者多年任教不同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实践证明,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对于实现课程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1.项目教学法基本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来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到最终的效果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只起指导与答疑的作用。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多个具体的事件或任务,设计出相互关联的多个教学方案,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的社会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学习制图知识都是从具体的项目开始,通过具体项目和具体实物过渡到图形、专业知识,避免了教学中的抽象、空洞、学生难理解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实物,帮助自己理解制图的各知识点。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读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绘图的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在制图教学中,可运用大量的零件、模型进行实物教学,每一知识点的传授都遵循“项目教学”这一思路,让学生对照具体实物,开动脑筋,动起手来,参与到教学中去,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具体的零件、模型等实物结合起来,能促进学生对制图专业知识的理解。

2.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施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施项目教学法,一般包括确定任务、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检查评价四个环节。 2.1确定任务

机械制图的教学主要是想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等,项目任务的制定要与学校安排的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的目标相结合,最好在包含学生们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涉及一些学生们不知道的内容,让学生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对项目的内容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完整性,并且要保证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相结合,多安排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任务。在进行装配体测绘项目的过程中,对装配体的选择要保证其综合性把一些常见的典型零件都涵盖进去,过于简单的装配体不能让学生们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但是如果选择的装配体太复杂的话又会增大项目的难度,从而打消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2.2项目设计

项目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项目设计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项目既要能够体现课程的核心内容。项目既要尽可能地涵盖某一阶段教学目标所涉及的大部分教学内容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扩展空间;第二,项目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能力。项目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能被大多数学生接受,让他们感觉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能够入手的任务,从而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才能积极地来讨论应如何设计方案,来展示和讨论方案的优劣。 2.3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过程一般包括项目任务布置、学生分组、学生完成特定项目、检查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实施评价等环节。下面笔者以“标准件与常用件”中“齿轮”一节的项目教学为例,介绍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本单元的能力目标是掌握齿轮的参数计算,能够绘制单个齿轮零件图和两个齿轮啮合图,以培养绘图和读图能力为主要目标,摒弃繁琐的理论推导。以“齿轮部件的测/绘”子项目作为本单元学习的任务驱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5—8人,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问答及成果展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任务1:齿轮各部分名称及参数认识。由于本单元的任务是前面任务的后续,所以齿轮部件已经拆卸成功,在本任务中各小组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查阅教材、不同的参考书以及网络搜索等,完成本任务,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通过任务1使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点,并培养学生自学、查阅资料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同时实现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

任务2:齿轮参数的测量。通过任务2使学生实现对量具的使用和齿轮参数的测量与计算等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并通过对各组成果正与误的课堂讨论与点评,使学生加深了解“标准件与常用件”中某些“标准化系列化”的参数的测量与选取方法。

任务3:齿轮轴的零件图绘制。在此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以从动齿轮轴的绘制为引导,详细示范齿轮轴的零件图的绘制,再以主动齿轮轴零件图的绘制为学生工作任务,实现此部分教学目标。

任务4:齿轮啮合图的绘制。以教师引导、学生练习的方法完成该任务。这样,在课程的教学中以完成一个项目为主线,在完成项目的多个子任务的过程中引入知识点,操练基本技能,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检查评估

制图完成后,先让学生自己对图纸做总结,其他同学听该其表述,找出其中的问题。当所有同学都表述完毕后,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由各个小组讨论每个同学总结。通过总结,使学生找到自己在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然后由教师检查,并指出项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检查图纸,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的优点,积极引导,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总结中得到提高和进步。

3.《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3.1主义营造专业氛围

机械专业作为工科专业,应用性、精密性和一定的“神秘性”的存在是其吸引爱好者投入其中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用都应该符合专业的特点,而不应该过于普通或者过于僵硬,这些都不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从而也就不利于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和状态”。比如,在讲授“圆柱齿轮减速器”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如果使用项目教学法的话,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在一个总体项目框架下分成各种项目小组:装配体分析小组、装配体拆卸小组、草图绘制联合组以及草图校验组。并且应该指定负责人员负责小组成员具体工作的分配,还需要教师指定项目操作成绩评价规则并对各个成员的项目成绩进行定量定条的记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