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维修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计划开工的日期将随工程的实际进度由贵方作出调整。 质量要求:符合国家相关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二、本工程特点

1、本工程为改造、加固、装修、出新点多面广,量大零散,工期紧,管理要求高。

2、本工程改造是在不影响在校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状态下进行施工作业,可变因数较多,不可预料事情或情况较多。

3、在加固工程要确保其他部位遭受不必要损坏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作业。

4、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由于面广、量大、对安全施工操作上带来一定的难度。 5、在施工阶段对建筑垃圾及建筑废水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学校文明整洁。 三、 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一)、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1、挖土要求

(1)基础开挖前,充分了解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的保护要求,实际开挖过程中,强调信息化施工。

(2)土方开挖施工前,会同业主、设计、监理、监测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估和对策分析,制定详细、可行的应急措施及方案。

(3)开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时空效应规律,遵循分区、分块、分层,对称平衡的原则,将基坑开挖造成的周边设施的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2、基坑开挖流程

土方开挖时应注意使基坑暴露范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尽量减小敏感区域的暴露时间,同时,尽量保证基坑开挖的连续施工,减少延搁时间。 3、垫层施工

本工程垫层为100厚C10砼垫层;垫层施工紧随土方工程进行,人工清理一块、验收一块、浇筑一块,尽量减少地基土的暴露时间,垫层标高用水准仪严格按设计标高控制,并做好表面压实抹平收光工作;混凝土垫层完成后,待可上人不变形后立即把轴线、承台、基础梁边线投射到垫层上去,以确保承台、基础梁的正常施工。 (二)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部分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固定泵和汽车泵结合浇筑。基础施工强度较大,施工时要合理组织施工;基础混凝土防止因水化热和收缩出现裂缝仍为重点,覆盖和保养不容忽视。基础混凝土在施工时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掺外加剂或用混凝土后期强度等措施降低水泥用量,控制浇灌速度,做好早期养护,在本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施工基础梁时,安装及设备管道的预留、预埋及留洞位置应正确,混凝土施工与安装应互相配合,仔细核对图纸,以免遗漏或差错。

(1)泵送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清理施工临时道路,便于固定泵车就位及混凝土运输车的行驶畅通,浇筑前将机械调试,确保运转正常。 (2)确定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浇筑时,分段分点。泵送正式开始前,先试送,检查输送管接头口有无泄漏,发现有泄漏情况,应及时将接头处作密封处理,以防爆管;然后在正式泵送;浇筑时以一个

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严格分段分点浇筑,使混凝土自然落下,形成斜坡,然后一皮皮向上均匀上升。每层间隙时间应控制在初凝时间之内,以防止产生水平及垂直施工缝。混凝土卸入泵的受料斗后,应在泵送同时利用泵的搅拌叶片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压力表的变化,压力不能超过系统溢流压力的75%,超过时及时减小泵送排量。泵送时应尽量减少停泵,对不可避免的长时间停泵,应关闭泵的原动力源,每隔10~15分钟应作几次正反泵运转。超过30分钟停泵或管路堵塞,要将混凝土反泵抽出,再作混凝土泵送处理。液压系统油温超过80度,应及时采取注水降温等措施。因堵管原因,拆卸管路时,首先应反泵消除管内残余压力,防止混凝土、砂浆喷出伤人。振动棒采用Ф50、Ф70直径。振动棒插入混凝土必须上下重叠,插入下层混凝土内深度不小于50mm,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每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沉浮浆和不再沉落。振动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管道、预埋件等;在浇捣前应清除杂物,尤其将施工缝清理干净,防止积水。钢筋铁锈与污垢、污渍清除干净,浇水湿润。浇捣混凝土时,应经常检查模板、支撑、钢筋、埋件和预留洞的情况,若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在整个过程中。应连续浇捣,合理组织人员及施工流向材料的供应,施工机械应与现场浇筑人员密切配合,使混凝土浇捣工作顺利进行。 (3)混凝土的保养

用一层塑料薄膜,上面再覆盖一层麻袋作为混凝土养护覆盖层,常温下12h后开始浇水养护,低于5℃时,停止浇水。 (三)、钢筋工程 1、钢筋加工 (1)对原材料的要求

1)进场的热轧光圆钢筋必须符合《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的规定;进场热轧带肋钢筋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

2)每次进场钢材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原材质量证明书和原材试验报告单。进场钢筋原材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进场钢筋规格、形状、尺寸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进场钢筋由物资采购部门牵头组织验收。检查分两步进行:

(1)外观检查:每批钢筋抽取5%进行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迭,表面凸块不得超过横肋高度,每1m长度弯曲不大于4mm,交货时随机抽取10根称重,其重量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2)试验检查: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每根上截取两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冷弯试验,如果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重新作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判定为不合格,退回厂家并作好相关物资管理记录和重新进场计划。

5)钢筋进场后必须严格分批按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堆放整齐,并挂牌标识厂家、牌号、等级、直径、进场时间、检验状态等。存放钢筋的场地为现浇混凝土地坪,并设有排水坡度。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木枋(四块50×100mm木枋用铁丝绑在一起),离地面高度不宜少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钢筋进场后,要按批进行验收,每一验收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超过60t,未进行复试的钢筋不得投入使用。对于复试不合格的钢筋原材应立即退货,不得进入下道施工工序。在退出现场前,应封存挂牌明显注明不合格,避免误用。同批进场的钢材,如果含碳量相差超过0.15%,即使不超过60t,也应分开复试。

(2)钢筋加工工艺

1)严格按照钢筋配料单加工;确定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调整值等参数,保证下料长度准确。

2)钢筋除锈:钢筋在下料前应先除锈,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渍及浮皮、铁锈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效果,圆盘钢筋除锈通过其调直过程来实现,螺纹钢除锈使用电动除锈机,并装设排尘罩及排尘管道,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调直钢筋,经过调直工艺后,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4)钢筋切断:钢筋切断应根据其直径及钢筋级别等因素确定使用钢筋切断机或手动液压切断机进行操作,切断时要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切断长度允许误差为±5mm。

5)钢筋弯曲成形:弯曲成形采用钢筋弯曲机和手动弯曲工具配合进行,弯曲后钢筋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弯曲点不得有裂纹。 6)成型钢筋检查及验收

Ⅰ级钢筋末端的180°弯钩,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 135°弯钩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3倍。Ⅲ级钢筋末端90°弯钩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7)钢筋的储运及运输

钢筋及半成品钢筋在现场加工。钢筋半成品要标明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的名称、部位、钢筋直径、根数以及尺寸;钢筋加工时还需考虑钢筋工程中的附加钢筋,如墙体双层钢筋网中固定钢筋用钢筋拉钩,底板双层钢筋网片中固定钢筋间距的马凳等;钢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