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_语法: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及类型

(一)定义:古汉语中,各类实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一个词属于哪一个

词类也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古汉语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有的时候可以 临时改变它们的基本功能,由甲类词用作乙类词,也就是说,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情况,叫做“实词的活用”。

(二)活用与兼类的不同

词的兼类指一个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可充当句子中的不同成分,是固定性的。 词的活用指某种词性的词在句子中因特定的上下文环境临时的改变它的基本功能,是临时性的。

(三)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常见类型: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3、

意动用法

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比较多见。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肘,用肘关节捣。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君,符合国君之道,以国君之道行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 手,用手提着。

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东,向东进发。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前进。

三、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

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 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句中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 “使??当将军”。

“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这就是“使动用法”的实质。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 1、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我”是“使我为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 《史记·晋世家》:“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国异姓”是“使异姓立国”。 2 、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刘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3、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史记·苏秦列传》:“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例中的“下鸟”,是“使鸟落下”的意思;“东苏子”,是“使苏子(苏秦)到东边(齐国)去”的意思。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用作使动的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和行为,具有“使宾语干什么”的意思。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可以用作使动的动词,主要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作使动时,可以带宾语。 例如:

《史记·信陵君列传》:“秦兵围大梁,破魏华阳下军,走芒卯(人名)。” “走芒卯”即“使芒卯逃跑”。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故天下皆以扁鹊能生死人。” “生死人”即“使死人复生”。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使动,但比较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在结构形式上与使动用法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所表达的意义不同。 例如:

《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将朝王。” 《孟子·公孙丑下》:“武丁朝诸侯。”

在上述两例中,都用了及物动词“朝”。但前一例句中的“朝”是一般用法,“朝王”即“朝见齐王”、“朝拜齐王”;后一例句中的“朝”是使动用法,“朝诸侯”即“使诸侯朝拜”。

我们只有细琢文意,才能分清及物动词究竟是一般用法,还是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具有“使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