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答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程标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根据地震波(横波和纵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示意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并掌握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征。2.结合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掌握大气圈的概念、组成与结构。3.了解水圈、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 地球的内部圈层

阅读教材P24~P25“地球的内部圈层”,填写下列知识。 1.圈层划分依据

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主要圈层

(1)图中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M是莫霍面,N是古登堡面。 (2)A层为地壳,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 (3)B层为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部分,其中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岩石圈。 (4)C层为地核,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其中外地核可能呈熔融状态。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4-1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据图分析: (1)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推测地幔和外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

提示 (1)地震波波速的突然变化说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两侧物质或物质的性质差异很大。

(2)地幔中横波可以通过,由此推知地幔的物质状态为固态。外地核中横波不能

通过,由此可推知外地核可能是熔融状态。 教材梳理2 地球的外部圈层

阅读教材P25~P28“地球的外部圈层”,填写下列知识。 1.大气圈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 含量 二者占干洁空气体积的99% 作用 任何有机体健康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切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氮和氧 干洁空气 二氧化碳 臭氧 水汽 固体杂质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很少 很少 很少

①填出大气层的名称:A对流层,B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 ②各个大气层的特点和作用: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特点??

?空气的对流运动十分显著天气变化最大A层???作用:与人类关系密切

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特点??

? 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B层???作用:臭氧层保护生物;利于航空飞行?密度非常小??特点?

?存在电离层C层???作用: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2.水圈 (1)组成

?? 的水97%以上是海洋咸水

?陆地水:包括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沼泽水等, 其中冰川占淡水的2/3,其主要储存在南、北两极和?? 高山地区

3.生物圈

海洋:是水圈的主体,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地球上

(2)作用:水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和演化。

(1)组成:由地球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圈层。它非常活跃,是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地理圈层。

(2)特征:生物圈分别存在于整个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上层,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1-4-5大气的垂直分层(中纬度地区),据图分析: (1)地球外层大气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各有何主要特点? (2)对流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如何变化?

(3)平流层内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增的原因是什么?对航空飞行非常有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由下往上可依次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个层次。对流层的特点:①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②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的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②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 高层大气的特点:①大气的密度非常小;②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2)夏季对流层增厚,冬季变薄;低纬度地区厚,高纬度地区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