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
作者:冯子杨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8年第01期
摘 要:近年来,英语学科的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高中时期的英语学习不仅关乎学生的升学考试,更关系着其今后的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基础,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高中生英语学习现状入手,提出了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九年义务教育学习中,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自发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从英语学生兴趣出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高中英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对策。 一、高中生英语学习现状
由于我国沟通交流以中文为主,学生从小到大所接触的外界环境均充斥着中文,缺乏英语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英语教学的难度逐年加大,特别是在高中这一升学压力巨大的时期,高中英语成为当前高中生极其反感的科目。当前高中生英语学习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有学好英语的想法,但对英语科目缺乏兴趣,导致英语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另一种是开始有英语学习兴趣,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习兴趣逐渐丧失。这两种学习情况的出现归根究底是由于高中教师未形成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意识,导致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将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以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
二、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习兴趣的产生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愉悦的学习氛围作为基础。因此,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将学生放在教育主体位置,发自内心地尊重、鼓励学生,积极看待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真诚的参考意见,始终从高中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出现在身边的问题。同时,还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的自我展示空间,必要时对其进行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获取成就感,以此提高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将学习兴趣长期保持下去。 2.改善教学手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英语教学手段也需进行改善,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引入多媒体、图片、户外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调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在英语朗读训练课堂中,通常由教师或是用录音机磁带进行朗读示范,长此以往,学生无法从中获取新鲜感。此时,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白禾录音机磁带进行朗读示范,一来使学生从新颖的课件中获取新鲜感,激发其英语学习兴趣;二来多媒体课件在语法、语速、音色方面均比录音机更具有优势,以此培养学生形成标准的英语朗读方式,使高中学生感知到英语朗读的魅力。
3.增加竞技机制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具有极强的求胜心理,急切渴望通过竞争证明自己,从而获得荣誉感。因此,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在日常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以不同的方式开展英语竞争活动,如英语口语大赛、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文话剧等,以此激发高中学生的求胜心理,并将此转化为英语学习兴趣。例如,将高中英语中某一情景对话内容作为剧本,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想象在其中添加合理的英语内容,并对设置的内容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开展竞赛,教育工作者通过学生表演的状态、语法的标准等进行评分,为学生提供英语应用平台,体验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引入合作学习
为了带动全体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高中英语教育工作者还可将合作学习这一教育方式带入到日常教学中。教师将全班学生按成绩、性格、性别等划分成两人以上的学习小组,保障小组中各项因素的互补性,形成学生之间的协同氛围,激发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合作学习小组还需定期进行变化,以保障此种学习方式在高中学生心中有长期的新鲜感,促进同学之间感情的增进。同时,还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进行相关英语小游戏,通过此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在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从分析高中英语学习现状入手,得出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是制约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改善教学手段等四项策略,以改善高中英语学习现状,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玉萍.克拉申假说在提高高中后进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7):136-137.
[2]陈汇萍.试析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启示[J].基础教育研究,2016(5):44-4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宋西艳.高中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培养的模式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