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 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及答案

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那座宾馆新建没几年,设计和装潢都很考究,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握了握她的手。她又问我:您还认得出我来吗?起初,我真没有认出她,以为她是会议负责接待的人。她笑着说:我就知道您认不出我来了,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地铁宿合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个子高了些,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我对她说了这些感受,她咯咯笑了起来,说:还年轻呢?明年就整六十了。 她还是那么直爽,言谈笑语的眉眼之间,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仿佛岁月倒流,昔日重现。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用她自己的话说“还不把我变成甜面酱里的大尾巴蛆?”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她说:“中学毕业去副食店工作,到今年整整四十年。您看看这四十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我说:“你过得够好的了!这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吗?”

她咯咯地笑了起来:还节节高呢!您忘了您借给我的那本契诃夫小说了吗?您说我像不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

分别的时候,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

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她还告诉我,地铁宿舍二十多年前就都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副食店早被淹没在楼群里了。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展现主人公形象,文章选取了小冯同学“刚参加工作、要当母亲、做宾馆管理者”三个人生阶段的外貌特征来表现她的变此

B.小冯同学说她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这和前文“我”和她交流契诃夫小说的感受相相呼应,也表明了“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

C.“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这句话运用了夸张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副食店的渺小;也正是其渺小等原因,所以很快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D.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时间跨度大,作者采用顺叙的手法描写了四十年的人和生活的变化,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展现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风貌。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冯同学的形象特征,以及她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 (1)B

(2)小冯同学面容清秀,性格直爽、乐观、开朗,她非常爱笑,快言快语;爱读书,有强

烈的进取心,高考失利并没有让她沉沦,她在生活的浪潮中不断尝试,最终取得成功。从她这四十年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她身上凝聚着努力进取、拼搏奋斗、不言放弃的昂扬振奋的时代精神。

【解析】【分析】(1)B项,“‘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分析错误,“我”及“我”的书对她的人生之路可能有些影响,但不能说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故选B。

(2)本题有两个问,第一问,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小冯同学的形象特征是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能力。第二问在第一问分析形象特征的基础上,由小冯同学的形象特征分析其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是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所反映时代精神能力。明确题目要求后,通读文章,到文章中圈画出能体现小冯同学形象特征的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回答问题。通读文章,可以从文章中筛选出“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她想明年接着考”“每次去那里买东西,她都爱和我说话”“我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或者索性送给她”“高考放榜,我考上了,她没考上。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老老实实在副食店上班”“学毕业后,我搬家离开了地铁宿舍,发现旧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地好”我看见她怀孕了就说她都结婚了怎么这么快,而她“她笑着说:还快呢,我25岁都过了小半年!我们有同学都早有孩子了呢”“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握了握她的手。她又问我:您还认得出我来吗?起初,我真没有认出她,以为她是会议负责接待的人。她笑着说:我就知道您认不出我来了,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地铁宿合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她还是那么直爽”“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用她自己的话说‘还不把我变成甜面酱里的大尾巴蛆?’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概括小冯同学的形象特征。第二问分析小冯同学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可结合小冯的经历来分析,小冯同学中学毕业没考上大学,参加工作,仍然“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她想明年接着考”,再考也没考上,就“不再提高考的事了,老老实实在副食店上班”,然后结婚生孩子。“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用她自己的话说‘还不把我变成甜面酱里的大尾巴蛆?’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从小冯同学这些经历中分析概括她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即可。 故答案为:⑴B;

⑵ 小冯同学面容清秀,性格直爽、乐观、开朗,她非常爱笑,快言快语;爱读书,有强烈的进取心,高考失利并没有让她沉沦,她在生活的浪潮中不断尝试,最终取得成功。从她这四十年的变化中,可以看出她身上凝聚着努力进取、拼搏奋斗、不言放弃的昂扬振奋的时代精神。

【点评】⑴该题考查散文内容、手法的把握能力。内容方面要求考生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主题思想,手法方面要求考生掌握人物塑造的方法: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和侧面描写(他人反应、环境烘托等),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也要注意,常见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更要把握运用手法的目的。

⑵该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把握人物形象,需要掌握人物塑造的方法: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侧面描写(他人反应、环境烘托等)和细节描写。通过这些方面的分析,把握人物的特点。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就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花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弃官丢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写梅花的

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的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的精神。 (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梅”是用水墨画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B.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时期。 C.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D.“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3)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结构、手法、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答案】 (1)D (2)B

(3)①结构:承接上文西方人对我名字的好奇,也为下文作者因外国人误解梅花而抒发了对梅花的赞美做铺垫。作者层层递进,引出文章主旨,照应题目。②手法:象征,由梅花象征民族精神。对比、反衬,在与美国人谈到梅花时,用牡丹做对比,牡丹又大又美,但不具有梅花高洁的品质,梅花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③立意:表达作者对梅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清高孤傲、铁骨冰心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分析文章内容,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找出答案。

A项,“‘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错误,原文“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可知并没有提到“‘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作者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极美,但又觉得梅这个名字太俗,闷声闷气,难以启齿,所以才给自己起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

B项,“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错误,原文“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可知作者只是说这个意大利人有艺术感染力,并没有说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文中也并没有体现出“期待”;

C项,“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中“无意识中”分析不正确,从文中来看作者并不是“无意识”地表现,而是有意识地反映;实际上文章明线是表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表现中西方文化差异,而在明线之外暗含了对梅的热爱。 (2)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所给选项,依据平时的积累,做出正确判断。

B项,“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时期”错误,林和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体裁上来说是七律,所以是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唐以后才出现的,所以不是魏晋时期所作。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以及赏析作品写作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然后分析结构特点,概括主题。本题明确从结构、手法、立意方面三个角度作答。题干中的结构即文章谋篇,立意是对于文章内容主旨的把握,手法上主要涉及的是表现手法。

首先要明确选取这几个故事:“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这几个故事的意图:由浅入深,逐层深入,照应题目,揭示梅的精神品格;

“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等,突出了本文的主题,赞美梅花的精神品格和魅力,同时表达出因外国人不理解中国文化而产生的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就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用牡丹做对比,牡丹又大又美,但不具有梅花高洁的品质,更加衬托出梅花高洁的品性;

“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的心里千回百转的梅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