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读书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读书报告

题 目 《大跃进亲历记》读书报告

班级(班号) 9161010E02

姓名(学号) 于永康916000710020

指 导 教 师 王庆生

2018 年 4 月 8 日

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

读书报告

题目 图书 基本 信息 出版社 ISBN号 人民出版社 978-7-01-007380-4 大跃进亲历记 出版年代 分类号 2008 D651.9 作者 字数 页数 王梦初 276千字 286

正文

《大跃进亲历记》读书报告

《大跃进亲历记》是一本以“大跃进”为题材的文集,深刻地反应了那个特殊时代下的中国国情。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极“左”路线,忽略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制订了超高的产量标准,中基层领导干部盲目跟风,全国上下大刮浮夸风,共产风,造成了空前的经济灾难,对中国的国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这本书由亲历者亲述,相当细致地描绘了那个极左年代的荒唐往事,部分高层领导过分迷信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夸大意识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中基层干部行政手段粗暴野蛮,对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造成极大的损伤。也有部分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氛围下噤若寒蝉,最多也就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稍微直白一些便会万劫不复。这种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我们都会在本文之后慢慢解释。

一、跃进根源——中央领导核心迷信意识的能动作用

大跃进里最具代表性的大概就是“大炼钢铁”了,“大炼钢铁”几乎可以说是大跃进的代名词。因此,我就以“大炼钢铁”这一事件来说明中央领导层出现的问题。

其实毛主席在1956年就开始关注我国的钢铁产量问题了,毛主席在1956年2月听取重工业部汇报时,就主张钢产量每五年翻一番。在下半年的会议中也是,更加强调了钢铁。毛主席说:“美国只有一亿七千万人口,我国人口比他多几倍,资源也丰富,气候条件跟他差不多,赶上是有可能的。应不应该赶上呢?

完全应该。你六亿人口干什么呢?在睡觉呀?是睡觉应该,还是做工作应该?如果说做工作应该,人家一亿七千万人口有一万万吨钢铁,你你六亿人口不能搞它两万万吨,三万万吨呀?你赶不上,那你就没有理由,那你就不那么光荣,也就不那么十分伟大……”毛主席对钢铁有着特别的情节,这可能是由于苏联的影响,也可以从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抓住主要矛盾来求得理解,即像通过优先发展钢铁工业来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但是钢铁工业只能作为国名经济发展的标志,并不能起到领导作用。毛主席要亲临前线搞“大跃进”运动,抓钢铁翻番,就是认为国务院领导没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

50年代中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阵营的赶超浪潮,使得毛泽东的“钢铁情节”更加强化了。赫鲁晓夫在一次会议上提出要“在十五年内不仅赶上而且超过美国”。毛泽东向来瞧不起赫鲁晓夫,此处当然不能示弱,于是提出了15年后超越英国的口号。主席一方面不能不承认苏联要强于中国,另一方面又不服输。之后国务院提出的钢产量计划,基本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但这些指标很快被一阵阵“大跃进”浪潮吞没,各种口号响彻神州大地。

当时的生产能力达不到要求,但中央不顾,要求“绝不能少一吨钢”。各地为完成指标,不得不用土法造钢,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严重破坏环境。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当时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要有了人的精神,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在急切地赶上发达国家的愿望的驱使下,以政治口号、宣传口号代替对经济规律的探索。大部分人注意了政治上保持一致,以为这是一种真正的责任感,也是一种组织性、纪律性的表现,而忽视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认识不到不是实事求是的责任感不是真正的责任感。有的则是在大的政治气候下不敢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怕被牵连,这一点我们在后面也会谈到。

二、危害起因——中基层领导权利失衡,投机分子利用

当时的中国大地刮起了五场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风。其中,共产风可以说是中央领导的过,浮夸风可以说是上下交流不同的错。但是剩下的三风可就都是权利失衡滥用的过错了。

由于各地浮夸风四起,毛主席担心粮食用不完,鼓励农民每天吃五餐,将耕地轮休。讯息传到全国后,各地争相说假造假。由于胡吹乱海,把沉重的社会危机掩盖了。政府便依此用超征购的办法,将农民手中本来就不够吃的粮食拿走了,

造成了“饿殍载途,哀鸿遍野”。后来中基层干部权利滥用就暴露出来了。

在安徽省毫县,基层干部为完成任务,用大字报大挖麦种。县委指出,“秋种是一场恶战,每个公社要写十万张大字报大挖麦种……”。公社、大队都办了有小麦种嫌疑户集训班,用大字报、漫画、批斗、吊打等多种手段逼迫交出麦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为挖麦种导致农民自杀事件。

与此同时,毫县还实行大兵团作战。田野里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战斗口号此起彼伏。劳动时虽按编制进行了分工,但仍是一片混乱,时而麻雀战,时而无人干,耕作粗放,马虎了事。这种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无助于提高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许多社队耽误了农时,早茬变成了晚茬,“霜降”过后,不少社队抛下大片白地,只好提前虚报完成了秋种任务,造成严重的粮食减产。

当时,中国还大兴公共食堂。本来粮食就不多,领导还要集中起来“敞开肚皮吃”,结果粮食很快便消耗殆尽,各地相继饿死不少人。

由于权力没有制约,加上狂热无知,于是中基层领导们异想天开,游戏国家和人民,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其实这些现象在中基层一直存在着,我的父母和我讲过当年搞计划生育的事,给我的感觉就是当年的日本鬼子进村,什么东西都抢走。我妈妈最后还说共产党真的太恐怖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带领中国人们赶跑日本侵略者的共产党会落得如此形象?其实说到底,还是权利失衡的问题。

三、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指出问题所在

这个问题,与毛主席有一定的关系。当初,围绕着农业合作发展速度的问题,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同毛泽东发生了争论。邓主张发展速度适当放慢一点,巩固现有的农业合作社。毛主席严厉指责邓:“想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去快了,走快了。”过多地评头论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尽的清规和戒律。”之后甚至在七届六中全会上发动全会批判邓的“右倾保守思想”。这样做实在是有些过分,这样全党还有谁会敢提反对意见?再加上一些左派分子投机利用毛主席的固执,不断打压批斗敢提反对意见的人,大家都明哲保身,噤若寒蝉。

四、一些其他思考

(一)毛主席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