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按如图所示的资料,计算并绘出地基土的自重应力沿深度分布的曲线。当地下水位从1.70m降到-1.80m时,自重应力分布有何变化?
7. 如图所示基础作用着均布荷载P?300kPa,试用角点法计算A、B、C、D四点下4m处的附加应力。
8. 如图某地基作用着均布荷载P1、P2,试用角点应力系数写出计算地基中A点下附加应力的表达式,以及计算A点下5m处的附加应力时查表所用的数据。
9. 已知某一矩形基础,宽为2m,长为4m ,基底附加压力为80 kN/m2 ,角点下6m处竖向附加应力为
12.95kN/m2 ,现另一基础,宽为4m,长为8m ,基底附加压力为90 kN/m2 ,试问该基础中心线下,6m处竖向附加应力为多少?
10. 有一基础埋置深度d=1.5m ,建筑物荷载及基础和台阶土重传至基底总压力为100 kN/m2 ,若基底
以上土的重度为18 kN/m2 ,基底以下土的重度为17 kN/m2 ,地下水位在地表处,则基底竖向附加应力为多少?
11. 在砂土地基上施加一无穷均布的填土,填土厚2m ,重度为16kN/m3 ,砂土的重度为18kN/m3, 地
下水位在地表处,则5m深度处作用在骨架上的竖向应力为多少?
第四章 土的压缩性及固结理论
本章节包括土的压缩性与压缩指标、土的单向固结理论、地基的最终沉降计算等知识点。
基础阶段,复习时间是从5月份至8月份,要求掌握土的压缩性指标、沉降计算方法及沉降与时间的关系。
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熟悉并分析理解教材内容,记忆相关的定义、分类并掌握其内涵,结合自己生活实践经验并通过相关试验操作,深刻理解把握本章内容,熟悉相应知识点重要公式及题型要熟记,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知识点1】土的压缩性与压缩性指标
1.土的压缩试验(看书)
要求掌握试验的基本原理,熟悉操作过程,了解数据处理方法。 2.压缩曲线与压缩性指标
( 1 )、曲线与压缩系数
压缩试验后,绘制 e — p曲线如图 4 — 3 所示。两点 M 1 和 M 2 之间的直线段非常重要,其斜率为:
式中:
为曲线的斜率,定义为压缩系数,无量纲。将 a 的表达式代人方程 (4 — 1) ,得:
上式是计算压缩量的一个重要公式。
压缩系数
通常用来评估土的压缩性:如果
≥ 0.5MPa — 1,属高压缩性土;如果
<0.1MPa -1,属低压缩性土;如果介于 0.1 — 0.5之间,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图7.15 e--p曲线
( 2 )、
曲线与压缩指数
曲线,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如图所示。这条曲线称为
将孔隙比 e 和垂直压力的对数绘制成 初始固结线,其斜率称为压缩指数,用
表示:
代入方程( 4 - 1 )式得, 为:
这是求地基压缩沉降量的另一形式。
图7.16
变化在 0.2 ~ 0.8 之间。如果
曲线
>0.4 ,属于高压缩性土。
<0.2 ,属于低压缩性土;如果
( 3 ) 、侧限压缩模量和体积压缩系数 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