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偏误分析法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留学生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提出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时提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偏误例子,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然后老师运用分析法进行讲解,使留学生通过这样的偏误实例了解相关词语的真正用法。
4.教材编写
教材对于汉语的学习者来说也十分重要。所以教材编写者在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应根据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在教材中加强练习题,并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感到轻松有效。同时,在词汇的释义上,不应该简单的用英语注释,比如“常常”和“往往”在很多词典中都用英语“often”注释,这反而会使留学生出现偏误。所以在注释时,应该以同义词汇的差别为突破口,进行详细、细致的讲解,这样留学生才能从对比中发现其中的差异,才能更好的掌握和运用它们。
五、结语
本文以同义时间副词“常常”和“往往”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句法和语用这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辨析,明确了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常常”和“往往”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语义方面,笔者从时态、语义指向和意义上的侧重点进行对比分析。时态上,“常常”可用于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语义指向一般是指向后面的谓语成分,意义上侧重于动作行为发生的经常性。而“往往”只能用于过去时,语义指向句子的修饰语和补语,意义上侧重于行为动作发生的规律性。
2.在句法方面,笔者从“常常”“往往”对否定副词的选择以及与时间状语的搭配上进行分析。否定副词“不”可放在“常常”的前面或后面,但只能在“往往”的后面。在时间状语的搭配上,当时间状语在限定具体的某一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范围时,且该时间状语表示的相对时间长时,时间状语在句子中可前可后。而当时间状语限定的是重复的动作行为的时间范围时,时间状语只能在“常常”和“往往”的前面,不能放在后面。
3.在语用方面,笔者从句类的选择和主客观意愿上进行分析。“常常”和“往往”都不用于感叹句,而是用于陈述句,“常常”还可用于祈使句和疑问句以及表示主客观意愿,而“往往”则不可以这样表达。
同时,本文选取的语料多来源于CCL、国家语委及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笔
者根据语料库中的例子对“常常”和“往往”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一定程度上为外国留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这两个词提供了帮助。
此外,本文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对外国留学生习得“常常”和“往往”出现的偏误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笔者发现了外国留学生在使用这两个词时出现的误代、误加、遗漏和错序四种偏误类型,并找出了其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体现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留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影响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笔者在写这篇论文时,虽然借阅并参考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以及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到很多偏误实例来进行分析,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及笔者的自身研究水平的限制,本文对同义时间副词“常常”和“往往”的本体研究和偏误分析还有不足的地方,很多分析还不够深刻和全面。但还是希望本文可以为外国留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义时间副词“常常”、“往往”提供帮助,也为对外汉语教师关于同义时间副词的教学提供绵薄之力。
注释
①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4,547. ②景士俊.现代汉语虚词[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77.
③金立鑫.对外汉语教学虚词辨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
④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48. ⑤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94. ⑥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195. ⑦申丽红.认知语境的选择与构建[D].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20.
参考文献
(按作者的姓氏音序排列)
[1]陈郁玲.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2]高更生.汉语语法问题试说[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
[3]何淑冰.基于统计的现代汉语频率副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景士俊.现代汉语虚词[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6]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7]金立鑫.对外汉语教学虚词辨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李吉娜.泰国学生汉语时间副词的习得调查与偏误分析[D].山东大学,2012.
[9]陆俭明、马真.现代汉语虚词散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02). [10]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1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13]李雅楠.HSK同义副词辨析[D].山西大学,2013.
[14]马瑞晨.初中级留学生汉语时间副词偏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5]彭媛.对外汉语虚词教学实践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6]寿永明.“常常”与“往往”的语义语法特征[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17]沈佳丽.“常常”和“往往”[J].湘南学院学报,2006.12(06). [18]申丽红.认知语境的选择与构建[D].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9]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商务印书馆,1954.
[20]王宇培.现代汉语表频时间副词“常常”“往往”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4.
[21]薛宇.持续类时间副词及习得偏误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 [22]薛婧婧.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时间副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23]叶翔.留学生汉语常用副词偏误分析[D].苏州大学,2001.
[24]杨寄洲.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近义词语用法对比[J].世界汉语教学,2004(03).
[25]赵新、李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02).
[26]张言军.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6.
[27]张小文.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时间副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28]庄艳.浅析对外汉语虚词教学难点与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3). 附录:
文献综述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时间副词是比较复杂而且重要的一类词。随着近年来汉语全球化的发展,学术界也越来越重视时间副词的研究,关于时间副词的相关文献也很多。截止到2015年12月,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时间副词为关键词搜索到相关优秀博硕士论文63篇,期刊71篇,这些文献都从各方面对时间副词进行了
探讨。
一、时间副词的本体研究
对于时间副词的研究,学术界首先是对时间副词进行界定,最早提出时间副词概念的是黎锦熙,他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指出时间副词是表示有定时间的词,并从句法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而王力在《中国现代语法》中对时间副词进行明确界定,他认为凡副词,用来表示时间的,就叫时间副词。关于时间副词的界定,两位学者的研究各有不同,黎锦熙虽从句法上表明了时间副词定义,却没有从语义上进行说明,王力虽表明了时间副词的语义特征,却没有表明时间副词的句法位置。
在对时间副词的概念进行界定后,学者又开始了对时间副词分类的研究。高更生的《汉语语法问题试说》按照时间先后关系把时间副词分为已经过去的时间、现在的时间、将来的时间以及其他的时间情况。对时间副词进行分类最为详细的是陆俭明、马真的《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书中将时间副词分为定时时间副词和不定时时间副词两类。此外,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作为虚词工具书的代表,对时间副词按意义和用法分项详细说明。陈郁玲的《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功能进行分析。张言军的《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对时间副词进行了分类描写,并分析其语法和语用功能。目前学术界也有关于时间副词的个例研究,但为数不多,尤其是对于一些词义相近的时间副词。就如“常常”和“往往”这两个时间副词本身词义相近,在使用上很容易混淆,而这两个词的使用率又很高。学术界关于“常常”和“往往”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相关论文为数不多。沈佳丽的《“常常”和“往往”》]通过实例讨论了这两个词在语义上的不同,并对两者进行了区分。寿永明的《“常常”与“往往”的语义语法特征》在分析“常常”与“往往”这两个时频副词共同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它们在语义及语法分布上的不同,并指出词义间的细小差异会影响到词的语法功能。王宇培在《现代汉语表频时间副词“常常”“往往”的比较研究》
[10]
[9]
[8
[7]
[6]
[5]
[4]
[3]
[2]
[1]
中也对“常常”和“往往”进行了比较研究,
比较了这两个词在语境特征、交际功用等篇章层面的表现。
二、时间副词的偏误研究
近年来由于汉语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开始学习汉语。由于每个国家的语言体系不同,外国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偏误。叶翔的《留学生汉语常用副词偏误分析》
[11]
运用语言对比法和偏误分析法对常用副词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