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点一 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并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 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一)春秋时期的主要改革: 齐国的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鲁国的“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亩收税。这就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性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经济基础的变革)
意义: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
(二)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侧重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意义:通过改革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3. 秦国变法的必要性与有利条件:
(1)必要性: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①前7世纪后期,秦穆公称霸西戎,但仍落后中原;②前4世纪,秦献公改革,无根本改观。
(2)历史机遇:①三家分晋,力量削弱②士人为追求建功立业,纷纷游说各国。
(3)有利条件:①君主权力较集中 ②法家学说易受秦国君臣民众认同 ③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4)个人因素:秦孝公发愤图强,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重用商鞅。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概况:
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 指导思想:法家理论; 目的:富国强兵。 2、内容
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普遍推行县制 制定秦律 废除“世卿世禄制 军事 思想 社会风俗 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秦统一奠定物质基础。但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加强了中央集权 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 打击贵族特权,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 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实现思想上的统一。.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经济(以农求富) 政治(加强集权)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壮大地主阶级力量,扩大了统治基础。 “燔诗书而明法令” 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有利于革新社会风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
三、商鞅变法的特点
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四、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一)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1、死因:
①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②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③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④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2、成功:
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3、成功的原因:
①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②变法措施全面彻底,行之有效。
③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 ④商鞅变法得到统治者支持。
⑤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 ⑥良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追求建功立业
⑦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⑧商鞅改革态度坚决,不惧权贵,执法如山,而且取信于民。 (二)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三)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
政治: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建设从此开始。 经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总: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历史局限性:
①轻视教化,轻罪重罚。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③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④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⑤文化高压,钳制了人们思想,不利于文化发展。 五、认识: 1、(商鞅之死说明)改革充满阻力,有时会付出沉重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要有牺牲精神。 2、(改革结果说明)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必须顺应潮流,与时俱进。 六、启示:
1、只有顺应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
2、要想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像商鞅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改革的精神。 3、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改革,与时俱进。
2
考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w.w.w.k.s.5.u.c.o.m
1.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社会相对安定,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⑴北魏政权制度建设欠缺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宗主督护制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⑵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⑶人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3.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精通汉族先进文化,坚定改革信念。 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前期 冯太后主持 重点: 创建新制 设立三长制 推行均田制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目的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内容 俸禄由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作用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①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④为孝文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 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原因:1、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4、推行新的租调制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 迁都洛阳 革2、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3、的深入。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认识:(1)改革不仅要顺应潮流,还要讲究斗争策略,以减轻改革阻力 (2)说明孝文帝是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家和政治家。 移风易俗 学习汉族生活方式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政治改革 尊崇儒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三、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性质: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的封建化改革。
(二)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鲜卑统治。 (三)作用:⑴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⑵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
⑶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1、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2、忽视北部边境,忽略军事改革;(3)后继乏人。 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水(根);(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后的支持以及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4)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愿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