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D.操、躁、噪、燥、澡。

E.马克思生于1818年,死于1883年。 (说明:A为图片,其它为文字) (小组交流,学生汇报。)

生:D组的字我们可以根据它的部首来记。“操”可以组词早操,记住它提手旁。“躁”组词暴躁,气得直跺脚。噪字记住声由口出,干燥记住火在烤,洗澡记住水在淋。

生,A组的图片可以分三类来记,兔子、海狮、狮子为动物组,自行车、救护车、摩托车为交通工具组,草莓、葡萄、香蕉为水果组。

(小组学生还在继续讨论其他题目,但还是无回答,这时,老师有意提醒学生B组与年之间的关系,一名女生恍然大悟,高兴地举手。)

生:富士山的高度可以这样记,一万两千三百六十五刚好和一年的12个月以及365天的数字相同,加上单位英尺,就容易记了。

师:你真聪明,一下子就悟出来了。(再请其他举手的学生。) 生:老师,C组我采用联想法,在一个充满阳光的早上,一只小鸟飞进了实验室,撞上了玻璃,掉在实验桌的花布上。在实验室的旁边,有一家美国的麦当劳。

(老师竖起拇指,学生发出掌声。)

生:老师,E组我用谐音来帮助记忆,1818和1883可以记成“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

师:这个方法真好,记再复杂的数字都没问题了。

师(小结):恰当的记忆方法可以使我们记得快,又记得牢,关于记忆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以后还会在课堂中结合我们的知识来掌握它。

四、结束活动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进行了记忆的训练,知道记忆目标要明确,注意力要集中,记忆方法要巧妙。为了便于同学们记忆,老师编了一段顺口溜,同学们读一读,把这个顺口榴记起来。

生(全体):“记忆好,真重要。目标明,是诀窍;心眼一,记得牢;方法巧,难不倒。”

第十三课 我能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懂得自信的含义及表现;了解自信和自负、自卑的区别,以及它们与成功的关系。

(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客观评价。能够走出自信的误区,不自负,不自卑。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肯定自我、悦纳自我的愉快心态。

二、教学重点:对自信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验真正的自信。 四、教学媒体:投影仪。

五、课前准备:讲这节课的前一周,在该班安排“问卷调查”一次: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中考升学的心态、想法;和父母的沟通;对自己的前途等等摸一下底。

七、教学过程; 一、感染学生

情境导入:(教师讲演)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上高三的女孩,她的成绩一般,为了不走专科,暑假过后,开学半个多月,女孩的爸爸、妈妈从百里之外赶到县城中学,根据孩子的天赋,商量一番后,决定让女儿改学艺术。在这之前,这个女孩从没学过绘画,面对艺术班至少都有一年学画的功底的同学,孩子没有犹豫,她说,“我能行!”孩子只身提前到哈市“大画室”学习了,她不分白天黑夜地泡在画室里。三个月后,参加了国家艺术类考试,获得了一所省外,多所省内高校的艺术证书。高考后,她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壁画系录取了,成了一名本科生。创造了奇迹的女孩的爸爸就是站在你们面前的政治老师……

二、 情感体验

活动一:让学生拿出一张大白纸,至少举出三个以上的实例(不局限在学习方面)__“我能行!”

(设计意图:通过对自己的成功经历点滴的回顾,唤起学生内心对自己肯定的感受,在情感上体会“我能行!”)

感悟:1、横向方面从学生自身经验出发,探究“我能行!” 2、纵向方面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过去”、“现在”、“将来”“我能行!”

小结:每个人都有能力,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自信是开发金矿的工具。

三、拓展迁移

活动二:投影:一图、对练武术;二图、青春少年;三图、中外学子合作交流;四图、周恩来;五图、钱学森;六图、青春焕发的青年教师。分组讨论:感受“自信一族的风采”;个人发言:(给平时有自卑感的学生多提供发言机会)说说你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交流、共享,由感性升华到理性认识,进一步体会、强化“我能行!”)

感悟:1、广度(拓展)“我能行!”(如,“不但自己行,还帮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2、深度(迁移)“我能行!”(如,“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正视有‘不行’,也是‘我能行’”……)

活动三:学生上台演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比他还自信的人”;“一个更自信的人”。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内化价值取向。) 感悟:什么是自信?

小结:拓展视野,迁移新知,明确自信,激发践行。 四、走出误区

活动四:拿出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找学生读。面对学习、中考,有的学生很自信“我能行!”有的学生满不在乎的说,“考上高中就是玩!”有的学生说,“我的学习成绩总不好。高中怕是与我无缘了!”让学生讨论、分析、辨别哪些同学自信?哪些同学自负?哪些同学自卑?

感悟:了解自信、自负、自卑的表现后,还要进一步感知其危害和后果(让学生举例)。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澄清模糊认识)

小结:要求学生弄清自信、自负和自卑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