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卷四)

命题人(万维网万维网)

第Ⅰ卷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 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在Ⅱ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2.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 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 Ⅱ细胞体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 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 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 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5. 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 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6.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

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7.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CO、NOx等在铂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x在铂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2 B.CO在铂表面发生反应时起还原剂作用

C.铂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NO、CO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子式:C6H12O6 B.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C.乙酸和乙醇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用于鉴别乙烯和乙烷 9.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A B C D 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一小块,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配制5%的氯化钾溶液 准确称取 5.0 g氯化钾固体,放入250 mL100 g 的烧杯中,加 100 g蒸馏水,搅拌溶解 检验NaHCO3样品中是否含取少量待检样品溶于水,滴加少量BaC12有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体 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器,上层液体继续从下端管口放出 10.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3+

A.100 mL 1 mol·L的AlC13溶液中,含有A1的数目为0.1 NA B.5.6 gFe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C.标准状况下, 22.4 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原子数为NA D. 2.8 g乙烯与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数为0.1 NA 11.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2+-2-+

A.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Fe、NO3、SO4、Na

+-12+2+-+

B.常温下,在c(H)/c(OH) = 1×10的溶液:NH4、Mg、C1、K

+-+-

C.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a、Cl、NH4、NO3

2-+-3+

D.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S、K、HCO3、Al 12.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气)+3B(气) 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 3amolB

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 1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N2O4 ,此时NO2的转化率为x%,若再充入1molNO2,在温度不

变的情况下,达到新的平衡时,测得NO2的转化率为y%,则x、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x>y B. x<y C .x=y D .不能确定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作用于O点的三个力的合力为零,设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F1,方向沿

2C(气)+2D(固)

y轴正方向,力F2大小未知,方向与x轴负方向夹角为θ,如图所示,下

列关于第三个力F3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力F3只能在第Ⅳ象限

B.力F3与F2夹角越小,则F2和F3的合力越小 C.F3的最小值为F1cos θ D.力F3在第Ⅰ象限的任意区域

15.如图所示,小球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轨道AB滑下,从B端水平飞出,撞击到一个与地面呈θ=37o的斜面上,撞击点为C。已知斜面上端与曲面

末端B相连。若AB的高度差为h,BC间的高度差为H,则h与H的比值等于(不计空气阻力,sin37o=0.6,cos37o=0.8) ( )

hH3 44 B.

34 C.

99 D.

4 A.

A h H 37B C 16.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则太阳的质量为 ( )

4π2r3A.22

TRg4π2mr3 B.22TRgT2R2g C.24πmr34π2R2mg D. 23Tr17.如图所示,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x轴上的P点位于-Q的右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x轴上可能只有一点与P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B. 在x轴上最多还有两点与P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C. 在x轴上一定只有一点与P点电势相同 D. 在x轴上可能还有两点与P点电势相同

18.如图所示,虚线a、b、c所在平面与电场强度平行,实线为一带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 )

A.若虚线为电场线,则粒子在P点动能小于在Q点动能

B.若虚线为等势线,则粒子在P点动能大于在Q点动能

C.若虚线为电场线,则粒子在P点加速度大于在Q点加速度 D.若虚线为等势线,则粒子在P点加速度大于在Q点加速度 19.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

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I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I2 M P U1

I1 N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I2

U1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Q I2-I1

O U1 U 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

2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A灯与B灯均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灯变亮 B.B灯变亮

C.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减小 D.电源的总功率增大

R E r A S B P 21.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有固定转轴O,杆可在竖直平面内绕轴O无摩擦转动。已知小球通过最低点Q时,速度大小为v =9gl/2 ,则小球的运动情况为 ( )

A.小球不可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P B.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

P O P,但在P点不受轻P,且在P点受到轻杆

l 杆对它的作用力

C.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

对它向上的弹力

D.小球能到达圆周轨道的最高点

Q P,且在P点受到轻杆对它向下的弹力

第Ⅱ卷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三、非选择题:共168分 22.(1)同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情况,图中MN是水平桌面,Q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5.0×10 s和2.0×10 s。用

-2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