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姓名 学号 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 ( A )
(A)物质、能源、信息 (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 (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 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 (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 (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 (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 (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 (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 A )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 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 C ) (A)清华同方 (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 (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 B )
(A)使用“逻辑与” (B)使用“逻辑或”
1
(C)使用“逻辑非” (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 ( D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 (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 C )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 (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 (C)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 (D)字典、手册、年鉴 11.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 D ) (A)标题词语言 (B)元词语言 (C)叙词语言 (D)关键词语言 12. 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 D )
(A)检索式是否正确 (B)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C)检索词的选择质量 (D)数据库的信息量 13.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 D )
(A)手写 (B)油印 (C)胶印 (D)雕刻 14. 国际标准书号是 ( A ) (A)ISBN (B)ISSN (C)CABI (D)CNKI
15.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 D ) (A)专利权人终身享有 (B)30年 (C)10年 (D)20年 16. 下列标引中属于内容特征描述的是 ( C )
(A)著者标引、篇名标引 (B)文献来源标引、著者工作单位标引 (C)分类标引、主题标引 (D)文献类型标引、语种标引 17. 利用引文追溯法检索文献是指(C ) (A)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B)利用手工检索刊物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C)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D)利用Internet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18. 文献记录中的ISSN号是属于( B )
2
(A)内容特征 (B)外表特征
(C)既可能是内容特征,也可能是外表特征 (D)上述答案皆不正确 19. IPC是下列哪一种的缩写 ( B )
(A)中国专利索引 (B)国际专利分类表 (C)美国专利分类法 (D)国际标准化组织
20. 某条文献记录的内容为“生命之线—基因与遗传工程/(英)苏珊.奥尔德里奇;喻国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7 ISBN7-214-02750-X, 14.00元”,此文献为 ( B )
(A)科技报告 (B)图书 C)期刊论文 (D)会议论文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下列几种网络中有哪些是属于中国的四大骨干互联网?( BCD ) (A)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 (B)中国科学技术网 (C)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D)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2. 在下列文献信息标引中,属于外表特征有:( BD ) (A)分类号 (B)文献篇名 (D)作者工作单位
3.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与信息技术直接相关的重大发明是( AB ) (A)电报 (B)电话
(C)汽车 (D)蒸气机 (C)主题词
4. 国际著名三大标准组织是: ( ABC )
(A)国际标准化组织 (B)国际电工委员会 (C)国际电信联盟 (D)美国国家标准学会
5. 标准按照其使用范围划分包括有( AB )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法定标准 (D)推荐标准
6. 以下不属于二次文献的是( ACD )
(A)私人笔记 (B)设计草图 (C)实验记录 (D)目录 7. 以文献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有:( ABD )
(A)题名途径 (B)机构途径 (C)分类途径 (D)著者途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