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5.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2分) 16.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3分)

故事情节 内心感受 17.语言品味。(4分)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

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

子)

18.第二段或第十段的划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3分) 19.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3分)

阅读书籍 B 抄写《诗经》 愉悦 A 猜疑 珍藏礼物 C 15.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

美好。

16.A收到礼物;B美妙(丰盈、痴迷);C感动(感恩、温暖)

17.(1)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

痴迷热爱)。(2)示例: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句(个)“忘了”强调了读书(《诗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

18.示例一:选第二段。作用: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

时愉悦的心情。

示例二:选第十段,作用:照应前文(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

的人物形象。

19.可以是图书管理员或坐在“我”身边的男生或女生

示例一:是图书管理员。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

读书喜好;“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从文章的详略安排看出,“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

示例二:是身边的男生(女生)。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

书的喜好;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

(2018湖南岳阳中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14分)

半个奇遇

①谁都有状态差的时候。状态极差的那样一种郁闷、厌倦与绝望,真的很要命,难以言喻且神仙也救不了。医生与作家都是琢磨人的职业,我就有这两个职业的习惯,所以成了一个喜欢琢磨人的人:人是靠什么得救的,当你状态极差的时候?

②这一天我状态极差,双腿沉重,脑袋昏沉,走进北京西客站一看,离即将搭乘的列车发车时间还差两个多小时。生怕路上塞车,提前量打大了,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候车室人很多,加上大堆行李和随意伸出的腿,基本水泄不通。此番来京工作不顺,几晚失眠,竟愤而想去爬长城,觉得自己18岁心愿在几十年里赴京百趟都未落实,实乃人生一大失败。不料所乘的士,半路追尾,我再次失败。就这样,我身带多处擦伤和瘀斑,眼睛红肿酸涩,鼓起最后勇气,环顾候车室,想与他人对上眼神打个商量,看能不能挤出半个臀位,结果又是失败。满目的人,少数人发呆打盹,多数人埋头刷屏,间或抬起一张面孔,也是一

脸麻木。人与人之间,没温度、没态度,人人都烦别人,人人都嫌人太多。讽刺的是,我正是其中一员。难熬的两个多小时,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我拿什么拯救你?我问自己,一遍又一遍。

③终于开闸放行,我被裹挟在争先恐后之中,被推推搡搡进了车厢,扑面又是纵声喧哗,呼朋唤友,叫嚷打牌……天啦,这一瞬间,静息或睡觉的希望,又顿时破灭。我倍受打击,眼皮都没有力气抬起,完全不看人了,只顾低头对号入座。我第一排,双人座的靠窗位置。我的邻座是一位中年男士,已入座,正在闭目养神。火车还没开动,这么快就进入状态?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惊异之下,忽然发现:我似乎时来运转了。谢天谢地!该男士衣着洁净、质地优良、款式得体、头发不脏不腻、无烟臭、无异味,胳膊交叉收拢在自己胸前,双腿交叉收拢在自己座椅下,座椅靠背也是收拢竖起,尽管在假寐,也显然是一副文明礼貌生怕妨碍其他乘客的姿态。而整个车厢,大多数乘客都在挤来挤去,急忙坐下,急忙放下靠背,坐下就急忙敞开双腿,胳膊大幅度横架于两个座位之间的扶手,急忙打起手机来,高声大气,旁若无人……这不就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乘车环境吗?今天这位自好自律到堪称完美的邻座,我还真第一次碰到,基于以上所有遭遇,不由心生感慨:或许在他,只是习惯与素养;在我,却是与祖国悠久古典礼仪的一种相遇。或许在他,只是安分守己;在我,已算看到高风亮节。或许在他,只是举止得体;在我,却是获得尊重。验票的来了,邻座假寐结束。不知不觉,我们闲聊起来。这一聊,不仅十分投契,更有一种无顾无忌的坦率——有些想法、观点、疑惑与苦闷,就连亲朋好友都不会诉说的,倒在这一刻因萍水相逢格外放松,说了就了,随风飘散,无祸且得福——这福气叫做知音,竟是素昧平生来托底。

④邻座先到站,彼此道谢,老友般说再见。我继续行程,而此前的坏心情,已彻底消散。戴上耳机,音乐低回,远望窗外,看到的却不是窗外景色,还有跃动在更加广阔时空的奇异美景,有静物、有人物、有声有色,光影交织,令我身心清澄,焕然一新。这样一种被激发、被打开、被链接的状态,简直妙不可言。原来拯救人的还是人。人啊人。我这一辈子,一直都保有儿时天真幼稚的幻想,总幻想奇遇神迹,倒不曾料想,凡人凡事也会有不凡的辉光,这也算是半个奇遇了。半个奇遇,我也感恩于心。

(文/池莉)

13.默读选文,勾画出体现“我”心情的关键词语,填写下表。(4分)

情节 ① 关键词语 “我”的心情 (状态)极差、(双腿)沉重、 郁闷、厌倦、绝望 (脑袋)昏沉、失敗、一落千丈 上车并入座后 破灭、备受打击、惊异、时来运转 与邻座闲聊 投契、毫无顾忌、坦率、放松、福气、知音 继续行程 ④ 愉悦 ③ ② 14.读完选文,也许你会联想到下面这些词语:“(乘车)环境、尊重、投契、修养……”请

结合选文内容,围绕其中一个词语谈谈感受。(2分) 15.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4分) (1)揣摩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效果。

生怕路上塞车,提前量打大了,不料路上没塞,塞在了候车室。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略感惊异,仿佛他偷了我的构思。

16.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对选文做

批注。(2分) 你的批注:

17.“高风亮节”“完美”“感恩”“拯救”这些词分量都很重,是所谓“大词”。“大词”意义

比较“重”“大”,一般用在反映大场合、大事件等语言环境中,这里却用在这样一件小事(乘车)上,这样一个小人物(邻座)身上,作者为什么要“大词小用”?(2分)

13. (每空1分,共4分)①塞在候车室;②从失望到看到希望:③意外的欣甚:④(彻底)

消散、焕然一新、妙不可言。

14. (2分)示例一:乘车环境拥挤、水泄不通,人与人之间没有温度、没态度。我们每个

人都渇望有一个舒适而温暖的环境,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自好自律,就能拥有这样的环境。

示例二:我与邻座素昧平生,但闲聊起来十分投契。我觉得人与人的投契不在于关系的亲疏,

而在于想法、观点有无共鸣。

15.(1)(2分)“塞”字描述了候车室环境的拥堵,表达了我对这种环境失望、郁闷的心情。 (2)(2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邻座的乘车状态与我理想中乘车状态

相吻合,表达了我对邻座这种状态背后良好修养的欣赏,为下文“我们”的投契、坦率进而成为知音作铺垫。同时,这一比喻也非常契合作者的作家身份,巧妙而充满个性(写出“比喻”1分,说出1点作用1分)

16.(2分)示例一:全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描述了“我”从“郁闷、绝望、厌倦”

到“欣喜、愉悦”的心情变化过程,使文章波澜起伏。

示例二:全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其他乘客的不文明状态和邻座的文明状态进行对比,使

作者的观点更鲜明,主旨更突出。(说明具体表现手法1分,展开分析!分) 17.(2分)突出“我”看到自好自律的邻座时的惊喜之情;加大对现实生活中不文明、不

尊重他人的现象的批判力度;加大对祖国悠久古典礼仪没被大多数人传承的痛惜力度:加大希望广大读者注重礼仪做有修养的人的警醒度。(答出—点即可) (2018湖南邵阳中考)记叙文阅读

奶奶的第一次合影

①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她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管我曾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

②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

③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④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

⑤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叶落归根了!”奶奶嘴里嘀咕一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几声,她才应一声。

⑥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