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综合复习题集(杨永斌整理)

A. 先进先出 B. 先进后出 C. 进出无序 D. 进出任意 134. 栈具有( )的操作特性。

A. 先进先出 B. 先进后出 C. 进出无序 D. 进出任意 135. 对于一个类的构造函数,其函数名与类名( )。

A. 完全相同 B. 基本相同 C. 不相同 D. 无关系 136. 对于一个类的析构函数,其函数名与类名( )。

A. 完全相同 B. 完全不同 C. 只相差一个字符 D. 无关系 137. 类的构造函数是在定义该类的一个( )时被自动调用执行的。 A. 成员函数 B. 数据成员 C. 对象 D. 友元函数 138. 类的析构函数是一个对象被( )时自动调用的。 A. 建立 B. 撤消 C. 赋值 D. 引用 139. 一个类的构造函数通常被定义为该类的( )成员。 A. 公用 B. 保护 C. 私有 D. 友元 140. 一个类的析构函数通常被定义为该类的( )成员。 A. 私有 B. 保护 C. 公用 D. 友元

141.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x;”语句时将自动调用该类的( )。 A. 带参构造函数 B. 无参构造函数 C. 拷贝构造函数 D. 赋值重载函数 142.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x(a,5);”语句时将自动调用该类的( )。 A. 带参构造函数 B. 无参构造函数 C. 拷贝构造函数 D. 赋值重载函数 143.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s=new AB(a,5);”语句时得到的一个动态对象为_______。

A. s B. s->a C. s.a D. *s

144.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r1=r2;”语句时将自动调用该类的( )。 A. 无参构造函数 B. 带参构造函数 C. 赋值重载函数 D. 拷贝构造函数 145. 若需要使类中的一个指针成员指向一块动态存储空间,则通常在( )函数中完成。

A. 析构 B. 构造 C. 任一成员 D. 友元

146. 当类中的一个整型指针成员指向一块具有n*sizeof(int)大小的存储空间时,它最多能够存储( )个整数。

A. n B. n+1 C. n-1 D. 1 147. 假定一个类的构造函数为 “A(int aa, int bb) {a=aa; b=aa*bb;}”,则执行 “A x(4,5);”语句后,x.a和x.b的值分别为( )。

A. 4和5 B. 5和4 C. 4和20 D. 20和5

148. 假定一个类的构造函数为 “A(int aa=1, int bb=0) {a=aa; b=bb;}”,则执行 “A x(4);”语句后,x.a和x.b的值分别为( )。

A. 1和0 B. 1和4 C. 4和1 D. 4和0

149. 假定AB为一个类,则( )为该类的拷贝构造函数的原型说明。

A. AB(AB x); B. AB(AB& x); C. void AB(AB& x); D. AB(int x); 150. 假定一个类的构造函数为 “B(int ax, int bx): a(ax), b(bx) {}”,执行 “B x(1,2),y(3,4);x=y;”语句序列后x.a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151. 假定一个类AB只含有一个整型数据成员a,当用户不定义任何构造函数时,系统为该类定义的无参构造函数为( )。

A. AB() {a=0;} B. AB(int aa=0): a(aa) {} C. AB(int aa): a(aa) {} D. AB() {}

152. 假定一个类AB只含有一个整型数据成员a,用户为该类定义的带参构造函数可以为( )。

A. AB() {} B. AB(): a(0){}

C. AB(int aa=0) {a=aa;} D. AB(int aa) {}

153. 对于任一个类,用户所能定义的构造函数的个数至多为( )。 A. 0 B. 1 C. 2 D. 任意个

154. 对于任一个类,用户所能定义的析构函数的个数至多为( )。 A. 0 B. 1 C. 2 D. 任意个

155.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px=new AB[n];”语句时将( )。 A. 动态分配一个数组 B. 动态分配一个对象 C. 静态分配一个数组 D. 静态分配一个对象

156. 设px是指向一个类对象的指针变量,则执行 “delete px;”语句时,将自动调用该类的( )。

A. 无参构造函数 B. 带参构造函数 C. 析构函数 D. 拷贝构造函数 157. 当一个类对象离开它的作用域时,系统自动调用该类的( )。

A. 无参构造函数 B. 带参构造函数 C. 拷贝构造函数 D. 析构函数

158. 假定一个类对象数组为A[n],当离开它定义的作用域时,系统自动调用该类析构函数的次数为( )。

A. 0 B. 1 C. n D. n-1 159.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a[10];”语句时调用该类无参构造函数的次数为( )。

A. 0 B. 1 C. 9 D. 10 160.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px=new AB[n];”语句时调用该类无参构造函数的次数为( )。

A. n B. n-1 C. 1 D. 0

161.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a, b(3), *p;”语句时共调用该类构造函数的次数为( )。

A. 2 B. 3 C. 4 D. 5

162.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 “AB a(2), b[3], *p[4];”语句时共调用该类构造函数的次数为( )。

A. 3 B. 4 C. 5 D. 9

163.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AB a, b(2), c[3], *p=&a;”语句时共调用该类无参构造函数的次数为( )。

A. 5 B. 6 C. 3 D. 4 164. 假定AB为一个类,则执行“AB *p=new AB(1,2);”语句时共调用该类构造函数的次数为( )。

A. 0 B. 1 C. 2 D. 3

165. 假定AB为一个类,px为指向该类的一个含有n个对象的动态数组的指针,则执行“delete []px;”语句时共调用该类析构函数的次数为( )。 A. 0 B. 1 C. n D. n+1

166. 对类对象成员的初始化是通过构造函数中给出的( )实现的。

A. 函数体 B. 初始化表 C. 参数表 D. 初始化表或函数体 167. 对类中常量成员的初始化是通过构造函数中给出的( )实现的。

A. 函数体 B. 参数表 C. 初始化表 D. 初始化表或函数体 168. 对类中引用成员的初始化是通过构造函数中给出的( )实现的。

A. 函数体 B. 参数表 C. 初始化表 D. 初始化表或函数体 169. 类的构造函数可以带有( )个参数。 A. 0 B. 1 C. 2 D. 任意 170. 类的析构函数可以带有( )个参数。 A. 0 B. 1 C. 2 D. 任意 171. 一个类的静态数据成员所表示属性 ( )。

A. 是类的或对象的属性 B. 只是对象的属性 C. 只是类的属性 D. 类和友元的属性 172. 类的静态成员的访问控制( )。 A. 只允许被定义为private

B. 只允许被定义为private或protected C. 只允许被定义为public

D. 可允许被定义为private、protected或public 173. 静态成员函数对类的数据成员访问( )。

A. 是不允许的 B. 只允许是静态数据成员

C. 只允许是非静态数据成员 D. 可允许是静态数据成员或非静态数据成员 174. 被非静态成员函数访问的类的数据成员( )。

A. 可以是非静态数据成员或静态数据成员 B. 不可能是类的静态数据成员 C. 只能是类的非静态数据成员 D. 只能是类的静态数据成员 175. 静态数据成员的初始化是在( )中进行的。 A. 构造函数 B. 任何成员函数 C. 所属类 D. 全局区

176. 当将一个类A或函数f()说明为另一个类B的友元后,类A或函数f()能够直接访问类B的( )。

A. 只能是公有成员 B. 只能是保护成员 C. 只能是除私有成员之外的任何成员 D. 具有任何权限的成员 177. 引入友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增强数据安全性 B. 提高程序的可靠性 C. 提高程序的效率和灵活性 D. 保证类的封装性

178. 一个类的成员函数也可以成为另一个类的友元函数,这时的友元说明( )。 A. 需加上类域的限定 B. 不需加上类域的限定 C. 类域的限定可加可不加 D. 不需要任何限定

179. 一个类的友元不是该类的成员,与该类的关系密切,所以它( )。 A. 有this指针,有默认操作的对象 B. 没有this指针,可以有默认操作的对象 C. 有this指针,不能执行默认操作

D. 没有this指针,也就没有默认操作的对象

180. 在重载一个运算符时,其参数表中没有任何参数,这表明该运算符是( )。 A. 作为友元函数重载的1元运算符 B. 作为成员函数重载的1元运算符 C. 作为友元函数重载的2元运算符 D. 作为成员函数重载的2元运算符 181. 在成员函数中进行双目运算符重载时,其参数表中应带有( )个参数。 A. 0 B. 1 C. 2 D. 3

182. 双目运算符重载为普通函数时,其参数表中应带有( )个参数。 A. 0 B. 1 C. 2 D. 3

183. 如果表达式a+b中的“+”是作为成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若采用运算符函数调用格式,则可表示为( )。

A. a.operator+(b) B. b.operator+(a) C. operator+(a,b) D. operator(a+b)

184. 如果表达式a==b中的“==”是作为普通函数重载的运算符,若采用运算符函数调用格式,则可表示为( )。

A. a.operator==(b) B. b.operator==(a) C. operator==(a,b) D. operator==(b,a)

185. 如果表达式a++中的“++”是作为普通函数重载的运算符,若采用运算符函数调用格式,则可表示为( )。

A. a.operator++() B. operator++(a) C. operator++(a,1) D. operator++(1,a)

186. 如果表达式++a中的“++”是作为成员函数重载的运算符,若采用运算符函数调用格式,则可表示为( )。

A. a.operator++(1) B. operator++(a) C. operator++(a,1) D. a.operator++() 187. 关于运算符重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载时,运算符的优先级可以改变。 B. 重载时,运算符的结合性可以改变。 C. 重载时,运算符的功能可以改变。

D. 重载时,运算符的操作数个数可以改变。 188. 关于运算符重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运算符都可以重载。

B. 通过重载,可以使运算符应用于自定义的数据类型。 C. 通过重载,可以创造原来没有的运算符。 D. 通过重载,可以改变运算符的优先级。

189. 一个程序中数组a和变量k定义为“int a[5][10],k;”,且程序中包含有语句“a(2,5)=++k*3;”,则此语句中肯定属于重载操作符的是( )。 A. ( ) B. = C. ++ D. *

190. 假定K是一个类名,并有定义“K k; int j;”,已知K中重载了操作符 ( ),且语句“j=k(3);”和“k(5)=99;”都能顺利执行,说明该操作符函数的原形只可能是( )。 A. K operator ( ) (int); B. int operator ( )(int&); C. int & operator ( )(int); D. K &operator( )(int);

191. 假定M是一个类名,且M中重载了操作符=,可以实现M对象间的连续赋值,如“m1=m2=m3;”。重载操作符=的函数原型最好是( )。

A. int operaotor=(M); B. int operator=(M&); C. M operator=(M&); D. M& operator=(M);

192. 下面是重载双目运算符+的普通函数原形,其中最符合+原来含义的是( )。 A. Value operator+(Value, Value); B. Value operator+(Value,int);

C. Value &operator+(Value, Value); D. Value &operator+(Value&, Value&); 193. 下面是重载双目运算符-的成员函数原形,其中最符合-原来含义的是( )。 A. Value Value::operator-(Value); B. Value Value::operator-(int); C. Value& Value::operator-(Value); D. Value& Value::operator-(Value&); 194. 在重载一运算符时,若运算符函数的形参表中没有参数,则不可能的情况是( )。 A. 该运算符是一个单目运算符。 B. 该运算符函数有一个隐含的参数this。 C. 该运算符函数是类的成员函数。 D. 该运算符函数是类的友元函数。

195. 关于插入运算符<<的重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运算符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ostream & 。 B. 重载的运算符必须定义为类的成员函数。

C. 运算符函数的第一个参数的类型是ostream & 。 D. 运算符函数有两个参数。

196. 从一个基类派生出的各个类的对象之间( )。

A. 共享所有数据成员,每个对象还包含基类的所有属性 B. 共享部分数据成员,每个对象还包含基类的所有属性

C. 不共享任何数据成员,但每个对象还包含基类的所有属性 D. 共享部分数据成员和函数成员

197. 如果是类B在类A的基础上构造,那么,就称( )。 A. 类A为基类或父类,类B为超类或子类

B. 类A为基类、父类或超类,类B为派生类或子类 C. 类A为派生类,类B为基类

D. 类A为派生类或子类,类B为基类、父类或超类 198. C++的继承性允许派生类继承基类的( )。

A. 部分特性,并允许增加新的特性或重定义基类的特性 B. 部分特性,但不允许增加新的特性或重定义基类的特性 C. 所有特性,并允许增加新的特性或重定义基类的特性 D. 所有特性,但不允许增加新的特性或重定义基类的特性 199. 派生类的成员函数可以直接访问基类的( )成员。

A. 所有 B. 公有和保护 C. 保护和私有 D. 私有 200. 对于公有继承,基类的公有和保护成员在派生类中将( )成员。 A. 全部变成公有 B. 全部变成保护

C. 全部变成私有 D. 仍然相应保持为公有和保护 201. 对于公有继承,基类中的私有成员在派生类中将 ( )。

A. 能够直接使用成员名访问 B. 能够通过成员运算符访问 C. 仍然是基类的私有成员 D. 变为派生类的私有成员

202. 当保护继承时,基类的( )在派生类中成为保护成员,在类作用域外不能够通过派生类的对象来直接访问该成员。

A. 任何成员 B.公有成员和保护成员 C. 保护成员和私有成员 D.私有成员

203. 在定义一个派生类时,若不使用保留字显式地规定采用何种继承方式,则默认为( )方式。

A. 私有继承 B. 非私有继承 C. 保护继承 D. 公有继承

204. 建立包含有类对象成员的派生类对象时,自动调用构造函数的执行顺序依次为( )的构造函数。

A. 自己所属类、对象成员所属类、基类 B. 对象成员所属类、基类、自己所属类 C. 基类、对象成员所属类、自己所属类 D. 基类、自己所属类、对象成员所属类

205. 当派生类中有和基类一样名字的成员时,一般来说,( )。

A. 将产生二义性 B. 派生类的同名成员将覆盖基类的成员 C. 是不能允许的 D. 基类的同名成员将覆盖派生类的成员 206. C++中的虚基类机制可以保证:( )。 A. 限定基类只通过一条路径派生出派生类

B. 允许基类通过多条路径派生出派生类,派生类也就能多次继承该基类

C. 当一个类多次间接从基类派生以后,派生类对象能保留多份间接基类的成员 D. 当一个类多次间接从基类派生以后,其基类只被一次继承 207. 下列对派生类的描述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派生类至少有一个基类

B. 派生类可作为另一个派生类的基类

C. 派生类除了包含它直接定义的成员外,还包含其基类的成员 D. 派生类所继承的基类成员的访问权限保持不变 208. 派生类的对象对其基类中( )可直接访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