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5以内数的 认识和减法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具体物体能熟练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5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5各数。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5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结合具体实例,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能正确、熟练地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初步建立符号感;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5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决办法,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思想目标:

1.初步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现象,萌发对数学的兴趣。

2.在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交流的快乐。

0的认识和加减法 1~5以内数的认识 加减法 1—5的认识

基数含义 认、读、写 数 序

大小和比较 序数含义

加减法含义 1~5的加减法计算

(练习三) (练习二)

0的认识 表示没有

(练习四)

表示起点

有关0的加减法

3. 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读写5以内各数,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5以内数的写法和组成,5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五、课时安排 共11课时。

1.1~5的认识 ???????????? 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 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 1课时 4.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六、改进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2.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倡算法多样化。 3.初步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

课题:1--5各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14~16页的内容,练习二1~4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顺序,能认、读1~5各数。 2.培养学生认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1~5的基数含义,会用1~5表示物体的数量。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主题图 你们看,这里有什么啊? 设计意图 观察主题 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有序观二次备课 这里就是野生动物园。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察的良好习惯。 (二) 新课 1.这里都有什么动物啊? 学生观察,指名回答 2.引导学生数出物体的个数,如一头大象 教学出示1,用数字1 来表示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出图中的物或人,抽象出1~5指名说其他的2、3、4、5物体的个数即用数字几来各数,同时让学表示。让学生多发言。 生体验合作交3.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数数,从左往右数或从上往下流。 数。 教师板书:1 2 3 4 5 4.出示计数器,这个新朋友叫做计数器,在今后的数学课上我们会经常碰到它。 教师拨一颗珠 借助计算器和点子图使学生理解1~5各数的 这是几颗?(再拨一颗)现在是几颗了?那1添上排列顺序。 几是2? 指名叫学生上来拨珠,先拨出3颗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