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最美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事迹材料]最美信访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在平凡的接访岗位上书写人生华章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省信访局XX事迹材料

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上访群众将他看作可以信赖的亲人,同事称他“钢铁战士”、“老黄牛”。他,便是陕西省信访局来访接待二处接访干部---邢展。2004年,他脱掉军装,转业至省信访局,先后在省委办信处、办案处工作,2009年开始从事一线接访工作。近10年来,他接待了近30000多人(次)群众来访,处置服毒、自残、自焚等异常上访40多起,推动解决了500多件信访事项,上访群众为他送来了26面(块)锦旗和牌匾。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岗个人、最美信访干部、劝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捧着一颗爱心,耐心接待来访,确保群众满意而归。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信访接待窗口每天面对的大多是弱势群体和有怨气的群众。被人误解、挖苦、讽刺,甚至谩骂的现象时有发生,但他总是耐心地解疑释惑、化解心结,用真情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群众抱着怨气来,带着满意回。”这是他常说的话语,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2011年2月的一天,他像平常一样,早晨7点多就到省政府东门“巡查”,赫然看到省政府大门对面聚集了好多人,职业意识提醒他快步跑去,原来是铜川市三里洞矿区伏某,因邻居纠纷问题被当地派出所处理而不满,把事先准备的两桶汽油浇到自己身上,攀爬到省科技馆门口3米多高的广告牌顶部,手持打火机意欲自焚。在将围观群众劝离到安全地带后,他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爬上广告牌,经过半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耐心开导,伏某终于平静下来。浑身被汗水打湿的邢展将其带到接待室,打来热水帮他擦洗身子,并拿来自己干净的衣服为其换上,买来早点给他吃。经过长达十几个小时的耐心接谈,伏某流着悔恨加感激的泪水说:“邢主任,多亏了你呀,如果不是你,我打火机一按,我们全家人就完啦!……”。

当他拖着疲惫的身子深夜零点回到家中时,妻子心疼地嗔怪他“就你忙,娃几天都没见到你了”。每当听到这话,他总是歉意地向妻子嘿嘿一笑。 抱着一颗诚心,及时跟踪督办,推动解决合理诉求。

接访重在跟踪督办,既要“息事”,又要“宁人”。多年来,他抱着一颗诚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督促有权处理机关认真调查核实,解决了群众的大量合理诉求。

柞水县王某某在某煤矿井下作业时,不幸被煤块砸伤导致下肢截瘫,因治疗费用问题,他坐轮椅多次到省政府堵门、滞留上访。20XX年4月,邢展第一次接待后,多次协调、督促解决了数万元治疗费用,王某某觉得这小伙子是个实在人,此后便“缠”上了他。于是一有空就到邢展的办公室,要求解决赔偿金问题。邢展不但没有厌烦,而是更加耐心地督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的协调、督促,最终由矿方一次性赔偿65万元,问题圆满解决。王某某全家专程送来了“厚德载物”牌匾。

怀着一颗热心,认真分析研判,力求解决群体诉求。

邢展工作时间忙于接访群众,晚上便将一天来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归纳,从中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多年来,他撰写群众到省政府上访情况分析100多篇20多万字,对群众来访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出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对策建议,解决了大量涉及群体性的信访问题。

咸阳九冶公司中、小学教师多次到省政府聚集上访,反映学校长达5年时间未移交地方管理问题。鉴于九冶不属于中、省所属企业,而是由北京市移交的企业,群众诉求合理,但尚无政策支持,加之涉及咸阳、汉中两市,案情复杂。他认真调研后,专题摘报省政府领导,在领导的关注下,他多方协调,终于在2011年由咸阳市一次性支付勉县4300万元,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加班加点已成为他的习惯,因为工作不能休假他毫无怨言,2012年当母亲病重住院时,他也仅仅回老家陪伴了几天,老人弥留之际,还唸叨着儿子,每每听到家人谈论此事,邢展禁不住潸然泪下,直到老人去世,他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在接访岗位上,他像“110”有求必应,像“114”有问必答,像“119”有难必帮,像”122”有堵必疏,像“120”大爱无疆,诠释了新时期信访干部立足本职岗位、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高尚职业情操,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人生华章,树立了一位共产党员牢记为民宗旨、一心为民的爱岗敬业道德模范典型。

本文来自中国公文网(),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