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论文:做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新”人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8-0058-0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陪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课程改革进程中,要逐步重新审视素质教育与传统应试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寻找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如何来完成升级更新呢?通过仔细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认真聆听多位专家的细致指导,结合自己的摸索与实践,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做到“四新”。
一、营造新的课堂气氛——和谐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努力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传统教育下的课堂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纪律”,否则可能要招来老师的一些“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教的去学,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轻易不敢说话,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限制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成果的分享。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能使学生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
路会更加地开阔,心情会更加地放松,能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说出来给全班同学和老师听。这样,如果同学回答的是对的,全体师生就可以分享他的思维成果;如果他所讲的还有不合理的地方,全体师生可以接着剖析他所发表的观点,找到不合理原因和更加合理的处理办法,等于全体学生都在动脑筋思考,使课堂不再死板,不再沉闷。
怎样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呢?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如果老师不喜欢学生,学生也不喜欢老师,在课堂上互相“挑刺”,互相爱搭不理,那样的课堂气氛一定不会和谐,学习气氛也一定不会浓厚,学习效果也一定不会很好。老师在师生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好坏。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构建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让学生了解老师的特点,老师也能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特点。师生互相了解才能少出误会,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学生才能喜欢老师,当然老师也就会喜欢学生。
其次,教师要具有恰当的教学行为,把教学情感用恰当的教学行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笔者所带的班级有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着很多不
足,上课违反纪律,但面对他们的不当行为,笔者往往会是用一个微笑、一个宽容的目光、一个停顿、一个幽默、一个诱导、一个暗示、一个假糊涂等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当的,同时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如果需要再利用课余时间做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阻止了某些学生不当行为的再次发生。
二、用新思路做好教学设计
做好教学设计、“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是新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设计是一种思路,一个案例,是实施良好教学行为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设计,就是一部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片,也恰似一幅蕴含师生人文素养、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要体现“一种革新”,即备课写教案革新。要改变过去只备“课”,不备“人”;只备“形”,不备“神”;只备“结果”,不备“过程”;只备“死课”,不备“活课”的现状,要体现“三种价值”,即人文价值、艺术价值、创造价值。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应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专题讨论式”、“答记者问式”、“合作探究式”等等。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设计。教学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过去,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教和学的创造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