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2.在运动会上的百米赛跑时,终点线上的记时员为了记时准确,在记时应( ) A.听到发令枪声同时按下跑表 B.看到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跑表 C.听到枪声或看到白烟都可以按下跑表

D.看到白烟到听到枪声之间的任一时间里按下跑表

3. 一个凸透镜焦距为5cm,若用它看邮票,则邮票与这个凸透镜的距离应是( ) A. 5cm

B. 在5cm和10cm之间

D. 多少都可以

C. 小于5cm

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

D.平面镜可以成像,也可以控制光的传播路径

5.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6.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7.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

8.下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9.下列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量程的温度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D.读数时为了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10.下列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夏天,输水管外出现小水珠 B.擦在中暑病人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 C.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 D.早晨,室外大雾迷漫

11.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出现黑斑,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A.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 B.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 C.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 D.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

12.如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是( )

1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

14.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 ) A.盐使雪的熔点降低

B.盐使雪的熔点升高 D.盐从雪中吸热

C.盐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1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汽化

B.夏天湿衣服晾干——升华

C.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华 D.吃冰棒解热——液化

16.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

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 水的温度有关 B. 水的表面积有关 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 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

17.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示数的像如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

A.15∶01 B.10∶21 C.10∶51 D.12∶01

18.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 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19.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时,则幻灯片在镜头前正确的放置方法应是图中的( ) 学+科+

20.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着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在光屏上应(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21.如图1所示,在大容器A和小容器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内水的温度________(能/不能)达到沸点,_____沸腾。(能/不能)

图1

图3

22.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图2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

2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3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____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4. “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观,这“鱼”是由于光

____形成的____像;“鸟”是由于光____的形成的___像。 Z.xx.k 25.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26.夏天在闪电发生后2秒钟我们才听到雷声,这表明发生闪电处距我们大约有 米。 27.今年夏季,合肥市进行了人工降雨,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固体干冰,使用固体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应用了干冰 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特点。 28.下述事实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过程?

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现象。 Z,xx,k 冬天,嘴里呼“白气”,这是_______现象。

29.姚明身高2.26m,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是________,当他远离平面镜时,他的像的大小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30.图1、图2完成光路图,在图3中填合适的透镜

O F F F F 图1 图2 图3 四、计算题(共4分)

31.科学家们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m/s,用声纳向海底水垂直发射声波,并测得接受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求海底的深度。 五、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20分)

3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如下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温度/℃ … 6 95 7 96 8 97 9 98 10 98 11 98 12 95 13 98 14 98 15 98 16 98 … … (1)他仔细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后的情况, (2)以上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的记录。

乙 (3)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你认为沸点不是100℃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 。

(5)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

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3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

最亮的光斑,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cm。

(2) 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

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3) 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 (选填“放

大\、“等大”或“缩小”)、清晰的实像,_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

34.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 (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 ,固体的熔点为___________。 (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 . (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 分钟

35.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

(1)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

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2)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左边玻璃板上的酒精还存留一部分,右边的玻璃板的酒精完全消失了,由这个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 。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B 11 A 2 B 12 D 3 C 13 C 4 D 14 A 5 B 15 C 6 C 16 A 7 D 17 A 8 B 18 B 9 D 19 10 B 20 B B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