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全文)

传教士那样把所谓的真理、教条直接地灌输,强加给学生,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认识到德育是一个传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真正的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只有具有了真实性,才可能加强其本身的可接受性。唯其如此,才谈得上营造良好的师生间人际氛围,才谈得上德育的有效性。

6. 教师应协调好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给学生以积极影响

优化师生关系,并不代表教育行政关系部门和校长可以无事可做。教育管理部门只是空泛地要求教师去爱学生;校长面对师生冲突时只能和教师慢慢地交换意见,帮助提高思想认识等等。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这些空泛性工作的效果是缓慢的。教育管理部门要给予校长足够的自主权,通过校长建立适合各个学校的管理教师队伍的机制,真正实现在处理师生冲突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

在校学生还是一个没有完全独立的个体,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缺乏使得儿童面对问题时更多的参考父母的意见。所以家庭环境的支持对学生在师生交往中的方式和对教师的态度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使得其子女在师生交往中有一前设观念。一个鄙视教师职业的家长很难鼓励子女接受教师的指导,体会教师的辛劳。所以,在家庭这个环境中提倡和教师维持亦师亦友的交往关系,对形成主动、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海燕,吴雪梅,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5,6:68-70

2.景 梅,初探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5:62-65

3.张冬梅,创新教育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山东电大学报 2005,2:17-18

4.叶上雄,唐安奎, 教 师 主 导 能“ 消 解 ”吗?—— 关于教师的角色地位、作用及师生关系的讨论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2005,25(6):6-10

5.李 洪 丁 特,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9(3):18-20

6.唐毅,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成因浅析 2005,2:49-50

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