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政治思想-文档

比较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政治思想

引言

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其历史的反思和对其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借鉴。而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的研究,必然少不了对儒家和道家文化思想的挖掘。儒家和道家的政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发展、变迁的过程中主要的政治思想,儒家的政治思想中以孔子“仁、礼”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最有代表性,而道家则是老子的“道论”最具有代表性。

本文主要依据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同一研究方面的两个不同的政治思想的不同观点,进行对比、比较,以此来研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政治思想的不同。同时,辅之以辩证的方法,运用辩证法中联系和发展的的思想来关注两者的区别于联系。本文主要从政治思想核心、国家构想、治国方略、权力来源四个方面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政治思想来进行比较、辩证研究的。 一、 政治思想核心不同

“仁”与“礼”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全部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孔子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孔子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仁”:一是爱人为仁,孔子试图以仁爱为基本,建立起各

等级之间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二是“克己复礼”,主张严格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仁”要求人们要敦厚淳朴,道德优良。孔子首先将“仁”置于家庭内部的父子、兄弟关系中进行解释。认为孝悌、忠恕是最为基本、高贵的道德品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政治思想、政治理念多以仁与礼为基础,进行架构。 “道”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老子》一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这种虚无的世界本源论使得道家的很多的政治思想显得的飘忽不定,不切实际。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封建社会国家的治理过程中,统治阶级对道家的政治思想重视程度不如儒家的原因所在。 二、 关于国家的构想

任何政治思想与政治主张都绕不开对国家这个概念的理解与解释。孔子和老子在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体系中也对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做了自己的构想。

(一)孔子的“大同社会和等级制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按照严格的等级结构建立有序、有道的权力集中制的国家社会体系。每一个政治等级的职位都由“礼”确定下来,最终,权力都一层一层地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由于孔子以“礼”作为最核心的政治思想,而礼是约束人的社会的基本准则,无论家庭内部的父子、夫妇、兄弟,还是君臣之际,都应该

以礼为基本准则,严格按照国家社会等级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得逾越礼制。由此建立一个以等级秩序为基础的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孔子关于国家的主要构思。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本性。

另外,孔子对于自己的国家的构想的理想是会是“大同社会”的模式。在《礼记.礼运》中,孔子就提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是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②

(二)老子的“小国寡民”。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的政治思想主张“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家的模式。老子对他的理想社会是这么描述的:“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他所设想这个的理想社会要求一:国家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二要:人们在及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现实生活中人们所用的一切器具,在那个社会礼都没有任何用途,文化及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三要:,人们没有任何知识,没有欲望,过着原始质朴的生活。四要: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他认为人类社会不是进化的而是不断倒退的。 “小国寡民”的国家构想是老子的基本政治思想,但是他的这种国家社会设想是不能实现的,不符合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事实的。“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是相违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