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质量管理机构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管理,通过全面质量管理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本标工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如下图:

五、冬雨季施工措施

1、雨情预报,掌握气象动态,收集气象资料,雨前用碾压设备将表面松土压实,并注意保持施工面平整,以防雨水下渗,且避免积水。

2、施工中,各施工段在基槽开挖至施工标高后,立即对基础进行处理,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其上部构筑物施工,以防止施工间歇时间内下雨,对开挖基础产生不良影响。

3、短期预报本地区有大雨时,合理布置土方开挖和施工道路的排水沟,保证排水通畅,确保堤面安全。雨后对回填面立即排水,防止下渗。

4、负温下施工时,粘性土含水量不得大于塑限的90%;砂料含水量不得于大于4%;铺土厚度应比常规要求适当减薄,或采用重型机械碾压。

5、施工道路、现场等应加强维护,采取防滑措施;霜雪后,应及时清除霜雪和采取防滑措施。

6、各种运转机械的润滑应采用符合防冻要求的润滑油;各种水冷机械的冷却系统应加入防冻液。

12、环保措施

1、水质保护 保护标准

施工河段岸边水域水质执行《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III类标准。施工废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污染源

施工期间,工程施工影响水质的因素主要有施工中产生的污水和泥浆,还有施工机械车辆保养冲洗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碱性废水量很小,对施工河段水质基本无影响,可不予处理。

保护措施 生活污水

施工中产生的废泥浆和污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后经检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才能向附近的水域进行排放。施工管理人员为10人/日,生活污水最高日排总量为1.0m3,需集中收集,排入公厕化粪池,经初级处理,经检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附近农田。

2、人群健康保护 保护目标

保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对血吸虫病和其它疾病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得到及时治疗。

保护措施 卫生清理

在施工前结合场地平整,对施工生活区进行一次性卫生清理,清理的重点是杀虫灭鼠及消毒,用石碳酸和灭螺药物进行喷洒,采用鼠夹法或毒饵法(溴敌降颗料)进行灭鼠工作。

生活饮用水保护和食品卫生管理与监督

根据施工布置,施工人员住房租用当地民房。对于租用当地民房的施

工人员,生活饮用水可使用当地的取水设施。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监督。发现食物中毒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污染扩大。

施工段建临时性公共厕所,配备必要的蹲位和化粪池,公厕高度在2.2m以上,化粪池深度不小于2.5m。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最高日排放总量0.8T。每个施工段生活区要配置1个垃圾箱,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或指定专人定期清运垃圾,至垃圾处理场处理。

(3)施工人员卫生防疫

施工人员进场前,对其中20%的人员进地检疫。根据施工人员来源地的疾病构成和流行状况,拟定检查项目,对患者隔离治疗,切断传播途径。

3、水土流失防治

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场地,清除建筑垃圾及各种杂物,植树种草,进行施工迹地恢复。

13、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一、文明施工

目标:建立标准化施工现场 (一)施工现场的目标管理

1、项目施工牌:在现场项目经理部大门前竖立“单位名称牌”、“工程概况牌”、“门卫制度牌”、“安全措施牌”、“安全记录牌”、“安全宣传牌”、和“现场平面图”(“六牌一图”)。

2、各单位工程指示牌

各单位工程施工处竖立“单位工程概况牌”,介绍单位工程的主要施

工项目、开工时间、技术要求、单位工程施工主要负责人等内容。

3、各作业现场应设置“安全作业巡视牌(黄、红、绿)”。

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的情况进行记录,对违反安全操作的施工人员上牌批评。将施工安全按作业现场、工种等按黄、红、绿三种安全标志进行警示。

4、大型机具设备设置“岗位操作牌”。

在大型施工机具前设置“岗位操作牌”,写明机械设备的名称、运行工况等各种特征,并写明该大型机具的操作要求和技术要领,注明大型机具的操作负责人和班组成员名单。

(二)严格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管理

1、按建设单位批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施工现场,按临时用地计划对生产生活房屋进行布置,按施工合同的要求对施工现场内的场地进行“三通一平”,并安置辅助生产设施,尽量节约施工临时用地。所有施工点和生活区做到统一规划、布置整齐、排水通畅,在施工区域边界设置围栏,并建有垃圾堆放处理场、厕所及化粪池、卫生箱等卫生设施。

2、每日施工结束后,各施工班组主动将各施工工序所用的成品或半成品、原材料、生产工具、机械设备等进行清理,未用完的各种材料必须重新入库。各种机械设备送到指定停车场整齐停放,并对已使用完的设备进行清理。

(三)树立文明施工风气

1、开展文明岗位、文明项目有奖竞赛活动。

2、对临时用地施工完毕后做好恢复工作,因施工损坏的道路要及时

修整,保证道路通畅。

3、噪音较大的操作应安排在白天并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在夜间进行噪声较大的施工项目的施工。在有碍行人及行车安全地段,做好防护栏,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特别是繁忙地段派专人对该地段的行人和机械设备进行管理。

4、施工期间保护好已建好的建筑物,对已完建的建筑物不损坏,不污染,完工前彻底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已完工的单位工程能一次顺利交付。

5、尊重乡规民俗,与当地村民处理好关系,尽量避免与当地住民发生矛盾,若因不可避免出现矛盾必须报请当地政府,请当地政府出面进行协调。

二、安全生产目标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严格遵循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各项劳动法规。

(一)无重大人身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 (二)无车辆和船舶行驶责任重大事故,无重大船舶机械事故。 第二节、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

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下设安保科,负责日常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督促安全生产,进行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及安全知识培训工作,对各工种的施工人员进行周到而详细的安全交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