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 - 图文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静态路由与路由表 ? 路由表由哪几项组成? 答:网络目标、网络掩码、网络地址、接口、跃点数。 ? 主机A的默认网关在本次练习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用于向其他 IP 网络转发 IP 数据报的 IP 地址 ?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主机A——主机B (192.168.0.2) 主机A——主机C ?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主机A——主机B (192.168.0. ) 主机A——主机E (192.168.0.1) 主机A——主机E (172.16.1.1) ? 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手工添加静态路由在此次通信中所起的作用。 主机A——主机B (192.168.0.2) 主机A——主机E (192.168.0.1) 主机A——主机E (172.16.1.1) 是否ping通 通 通 通 原因 默认网关是主机B的物理接口地址,而目标地址为主机B的另一个物理接口地址 主机B具有路由转发的功能,并且目标网络在主机B的路由条目中 主机B具有路由转发的功能,并且目标网络在主机B的路由条目中 不通 不通 通 是否ping通 原因 默认网关是主机B的物理接口地址,而目标地址为主机B的另一个物理接口地址 主机B没有路由器转换功能 主机B没有路由器转换功能 是否ping通 通 不通 原因 默认网关是主机B的物理接口地址,而目标地址为主机B的另一个物理接口地址 主机B没有路由器转发功能 ? 简述静态路由的特点以及路由表在路由期间所起到的作用。 答: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有网络管理员采用手工方法在路由器中配置而成这 种方法适合在规模较小、路由表也相对简单的网络中使用。它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可以精确控制路由选择,改进网络的性能;减少路由器的开销,为重要的应用保证带宽。 练习二:领略动态路由协议RIPv2 ? IGMP报文在RIP交互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RIP通常采用组播的方式,这就要求交换机支持IGMP ? 通过以上5步,绘制主机B和主机E的RIP交互图(包括IGMP报文)。 -9-

答:加入多播组(发送IGMP组成员报告报文)→路由信息请求(发送RIP请求报文→路由信息应答(发送RIP应答报文)。 练习三:RIP的计时器 ? 将“周期公告间隔”设置为0秒可以吗?为什么操作系统对“周期公告间隔”有时间上 限和时间下限?上限和下限的作用是什么? 答:不可以设置为0,对“周期公告间隔”有时间限制是对发送更新报文时机的一种 权衡。上线是限制更新报文发送过于频繁,增加网络负载;下限是确保路由信息得到及时更新。 ? 通过协议分析器,比较两个相邻通告报文之间的时间差,是20秒吗?如果不全是, 为什么? 答:不完全是,虽然指定的时间为20秒,但工作模式是使用在15到25之间的一个随机数,这是为了避免出现任何可能的同步,因而可防止在互联网上由于路由器都同时更新而引起的过载。 ? 简述“路由过期计时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作用是管理路由的有效性,如果网络出现问题,并且在分配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更新报文,那么这个路由器就被认为是过期的,而路由的跳数就设置为16,这表示目的端的不可达。 【思考问题】 1.RIP使用UDP,这样做有何优点? 答:UDP是个非常简单的协议,只有最小的开销,RIP协议不是很关心可靠性,因此使用UDP作为下层协议。 2.条数限制如何缓解RIP的问题? 答:RIP的问题之一就是缓慢收敛,意思是在互联网上某处发生的变化要传播到互联网的其他部分是很慢的。 解决RIP的这种缺点的放是限制跳数为15.这样可以防止分组在网络中兜圈子,使用RIP的自治系统的直径被限制为15;数值16被认为是无穷大,并表示不可达的网络。 3.试列举RIP的缺点及其相应的补救办法。 答:RIP协议具有不稳定性,通过触发更新、毒性逆转等机制得以缓解;RIP协议使用广播通信,增大了网络压力,RIPv2通过组播通信机制得以缓解。

实验四 传输控制协议TCP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练习一:察看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 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字段名称 Sequence Number Acknowledgement Number ACK SYN 报文1 3733042152 0 0 0 报文2 3615118051 3733042133 1 1 报文3 3733042133 3615118052 0 1 ? TCP连接建立时,前两个报文的首部都有一个“maximum segment size”字段,它的 值是多少?作用是什么?结合IEEE802.3协议规定的以太网最大帧长度分析此数据是怎样得出的? 答:值是1460。作用是由发送端指定,表明了能在网络上传输的最大的段尺寸。 maximum segment size = MTU – 20(IP首部)-20(TCP首部)。 ? 主机A断开与主机C的TCP连接,察看主机B、C、D捕获的数据,填写下表。 字段名称 Sequence Number Acknowledgement Number ACK FIN 报文4 报文5 报文6 报文7 239613015 0 1 0 1075728486 239613016 1 0 239613016 1075723017 1 0 1075728487 239613016 1 0 练习二:利用仿真编辑器编辑并发送TCP数据包 ? TC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答:协议字段、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数据总长度、TCP首部、TCP数据。 【思考问题】 1.试用具体例子说明为什么在运输连接建立时要使用三次握手。说明如不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三次握手解决了连接建立过程中要解决的三个问题:(1)要使每一方能够确定对方的存在。(2)要允许双发协商一些参数(如最大报文段长度、最大窗口大小、服务质量等)。(3)能够对运输实体资源(如缓存大小、连接表中的项目等)进行分配。三次握手相对于请求应答式的连接建立有以下好处:假设主机A发出连接请求,但因连接请求报文丢失而未收到确认。主机A于是再重传一次。后来受到了确认,建立了连接。数据传输完毕后,释放连接。主机A共发送了两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其中的第二个到达了主机B。现在假定出现另一种情况,即主机A发送的第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并没有丢失,而是在某些网络结点滞留时间太长,以致延误到在这次的连接释放以后才传送到主机B。本来这是一个已经失效的报文段,但主机B收到此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就误认为是主机A又发出一次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主机A发出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主机A由于并没有要求建立连接,因此不会理睬主机B的确认,也不会向主机B发送数据。但主机B却以为运输连接就这样建立了,并一直等待主机A发来数据。主机B的许多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了。采用三次握手可以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例如在刚才的情况下,主机A不会向主机B的确认发出确认。主机B收不到确认,连接就建立不起来了。 -11-

2.使用TCP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使用UDP在传送数据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 答:TCP协议可能导致实时语音通讯的延迟。使用UDP传出的数据可能导致数据文件乱序。 3.TCP在进行流量控制时是以分组的丢失作为产生拥塞的标志。有没有不是因拥塞而引起的分组丢失的情况?如有,请举出三种情况。 答:有。前面的报文已发送,而后面的则不可发送;前面的报文已发送并确认,而后面的则可发送未被确认;前面的报文已发送并确认,而后面的则不可发送。

实验五 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