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考前包过笔记-自考考前押题试题答案、重点考点知识点梳理复习

第一章 总论 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 二、企业组织类型

三、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四、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

五、企业经济统计学与有关经济、管理诸学科的关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企业的基本概念及企业运行的基本过程; 掌握企业运行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了解企业组织与经营;

掌握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以及企业三大核算的内容。 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 (一)企业的含义 (二)企业的经济运行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 (一)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 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P2):

其一,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

经济实体是指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把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组织起来,从事商品等的生产经营。 其二,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

这是从法律角度对企业地位的认定,它表明企业是根据法律规定成立的,具有独立财产和从事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 1.有关企业的补充说明 (1)法人

(2)产业活动单位 (3)公司 (1)法人

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③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产业活动单位(P3称为工厂)附属于法人单位,不能独立进行经济核算 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②单独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③掌握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资料。 (3)公司(P17)

经政府许可、两人以上集资组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主要形式有: ①无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无限清偿责任 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有限清偿责任

③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办法成立的公司。 (二)企业的经济运行

企业的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两头连着市场。(P4) 企业经济运行,又表现为企业的存量和流量之间不断的运转和扩大。(P5) 存量——某时点上的结存量,如物品库存量、资金结存量等;

流量——段时期的累计量,物品、资金的使用量、投入量、产出量等。 (三)企业运行的条件 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 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

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p.5—p.6) 人力要素——劳动力和企业家

物力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能源;

财力要素——资本金或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其他资产; 信息要素——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应学好统计学。 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

企业经营环境包括的范围极广,大致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等。 二、企业组织类型 (一)企业组织 (二)企业类型

(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 (一)企业组织

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 2.企业组织系统

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P.10)

(1)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简称,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不同层次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2)常用的组织结构有:直线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事务部组织结构;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

直线式组织结构又叫军队式,首长负责制。垂直领导,优点是政出一门、集中、快速;缺点:受个人知识、能力所限,决断容易出现错误。 :

职能式组织结构,下设各职能部门。优点:为首长分担比较细致的职能工作;缺点:下级部门政出多门。

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上级部门的各个职能部门,不能对下发号施令。政出一门。上级的各个职能部门成为了参谋部。

矩阵式组织结构,按某种项目或任务单独组织,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受双重领导。 事务部组织结构,目前跨国公司常使用的结构。

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是针对事务部的一种改进。 2.企业组织系统(P.11)

(1)厂部——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挥机构。

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标机构,由厂领导包括正副厂长和三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以及各主要职能机构所组成,集中企业的主要权利,处理企业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对内对外的重大问题。

(2)车间——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车间拥有相应的人力、物力条件,但一般只是企业内部执行生产经营任务的单位。

(3)班组——它由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所组成。从事原始记录最基本的地点。 (二)企业类型 1.分类标志及原则

(1)以产业活动单位(产品)为准 (2)产品以直接用途为准

(3)以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为标志 2.常用分类标志的分类 常用分类

1.按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类(P.1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 A-农、林、牧、渔业 B-采矿业 C-制造业

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 F-交通运输

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 H-批发和零售业 I-住宿和餐饮业 J-金融业 K-房地产业

L-房租和商务服务业

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斟查业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P-教育

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2.按经济类型分类(P.14)——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

(1)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2)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 3.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类(P.15)——内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

(1)国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 :

(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商投资股分有限公司。

(3)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4.按企业生产规模分类(P.16)——大、中、小型企业

按企业生产规模分类,企业可以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5.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P.16)——单厂企业、联合企业 6.按其他标志分类 (P.17)

在企业经济统计中,还可以采取其他不同的标志分类。例如:按企业生产的要素密集程度的分类,按企业的隶属关系分类等等。 (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P.1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