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

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本文为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 自10月19日起,集团公司及各产业集团分批组织近千名职工参观“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学习郭永怀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应届大学生、行管人员以及中层管理干部等积极参加该活动。 在陈列馆,学员们从少年求学、海外成名、报效国家、甘为人梯、为国牺牲、爱在天际等六个方面详细了解了郭永怀的人生历程和光辉事迹,并实地观摩了“两弹”模型。当观看了郭永怀“以身许国、壮烈牺牲”的事迹资料后,很多学员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更加激发了他们对烈士英雄的敬仰之情,树立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积XX平方米,用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以及部分视频,全面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儒家情怀和大师风范。作为我省首个院士纪念馆,这里将成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郭永怀于1909年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59岁。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寻找到郭永怀时,吃惊地发现他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烧焦的两具遗体被吃力地分开后,中间掉出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竟完好无损。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是山东省首个院士纪念馆,国内展示新中国科学家风采的重要展馆,也将成为对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参观郭永怀纪念馆心得体会 战乱频仍,艰难时势唤醒了他的科学救国、科学强国之梦,于是越洋跨海,纵横求索。 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使他看到了祖国振兴的希望,他毅然拒绝了美国同事请他参加的机密研究项目,放弃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的优厚待遇,携妻挈女义无反顾踏上归途。 强权敌国的核武讹诈、“友好邻邦”背信弃义,无不使他食不甘味,义愤填膺;从受命研制“两弹一星”之日起,他便作为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之一,呕心沥血,

发足抢时,立誓拼命也要尽快拿出“争气弹”。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予以表彰,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个为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他就是郭永怀。

为让后人记住郭永怀,今年他的家乡山东省荣成市为他建造了纪念馆。

乡人盛颂“聪明娃”

在郭永怀的家乡山东省滕家镇西滩郭家村,记者见到了郭永怀的亲属郭永进老人等几位老者。

今年82岁的郭永进,是郭永怀的堂弟。他回忆说: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普通农家,这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他聪明伶俐,从不认生,郭文吉夫妇将他视若掌上明珠。10岁的时候,郭文吉将儿子送到了本家叔叔所办的学堂里读书习文。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四乡八疃第一个公费中学生。20岁那年,郭永怀考取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

1931年7月,郭永怀预科班毕业转入本科学习,选择了物理学专业。

两年后,他来到北京大学,在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

1935年7月,郭永怀留在饶毓泰教授身边,做助教和研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