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仁和”是谓大同-精品文档

“礼乐仁和”是谓大同

一、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付给未来了。”影片开篇,孔丘一声叹息。这句话既概括了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是孔子无法实现理想的悲剧人生的缩影。那么,什么是“仁”,什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问题是生命伦理的一个范畴,如果从人格的角度去诠释,电影《孔子》开篇之时,所采用的一个小例子,可谓诠释得十分到位。

影片中交代,孔子初任鲁国中都宰之时,当时很有势力的三桓的族长季平子死后,陈建斌扮演的季平子之子季桓子用大量的奴隶去陪葬。影片用血腥和残酷的场景来烘托后来孔子的理念。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名为漆思弓的小奴为了避免被拉去殉葬而奋力逃出。孔子为了营救这个侥幸逃出的孩子,和季平子的家臣公山狃在鲁国国君的大堂之上展开了辩论。当时,公山狃(原著为公山不狃)以“季平子大人临终有遗言,要求以生前所爱者为殉,让小奴殉葬并非残忍反而可以体现季桓子大人对父亲的孝心和爱心 ”为由攻击孔子所为。孔子反驳:“丘常听说,季平子大人生前常说他是离不开你的,季平子大人,生前和你最为友好。既然你们如此情深义重,那么季平子大人在九泉之下又岂能少了你的陪伴呢?……看来大夫并不愿意做这个陪葬者,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话,让公山狃哑口无言,孔子借机

阐明了“仁者爱人”的道理。营救出漆思弓后,孔子收其为徒。 虽然,胡玫导演在此段故事之中,有些许杜撰,但并不妨碍她将孔子的理念诠释得简洁明了。比如,孔子的确有一徒,但名为漆雕开,影片中改名为漆思弓,并把他杜撰成了要去殉葬的小奴。虽然有些杜撰,但为孔子精神的宣传和普及,这种杜撰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礼――礼以“仁”为本

关于孔子对“礼”的看法,是当前学者们普遍争论的话题。有人认为,恢复周礼是孔子毕生的政治理念。也有人认为,如果说恢复周礼是孔子的理想的话,就太狭隘了。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观点碰撞,不少学者歌颂孔子的仁、孔子的乐,但对孔子之于政治的看法,却认为太过倒退了。

胡玫在电影《孔子》中,显然沿用了孔子之于周礼的看法。孔子一开口必然周公、周礼。比如在影片中,鲁国君主和齐国君主会面的那一段。先是颜回高声道:“齐主鲁客,鲁君原来,有劳齐侯下台迎迓。”而齐侯认为,下台迎迓是降低身份的象征。对此,颜回回答:“鲁为公国,齐为伯国,依周礼,恭请齐侯下台迎迓。”

实际历史中,在齐、鲁两君的夹谷会中,由孔子摄像司仪、主持外交是真实的历史。 “鲁用孔丘,其势危齐。”齐大夫黎?I劝齐景公同鲁修好,这才有夹谷结盟一事。夹谷会中的外交是文事活动,双方都以武备是常识。真实情况是孔子以礼助君,以礼

处事,以礼待人,挫败了齐之君臣在夹谷会做外交活动中的大国傲堕之心。侧重点在文,在礼乐规范和礼义廉耻上。不过,影片中却将侧重点放在了是否遵循周礼上。虽然影片中对此的诠释显示了孔子的不卑不亢,但这段内容却很容易让人产生当时的孔子只是一个“周礼”的复辟者而已的想法。

其实,所谓礼是社会秩序的象征。孔子博学且好学,精通周礼是其敏而好学的结果,并非孔子完全赞同周礼。在周朝,礼是作为权威仪式化的程序象征,而孔子所主张的礼择偏重于天性和情感,一种礼是否合理,在于它是否符合人的道德。“周礼”最为注重的就是“鬼神祭祀”,但孔子却认为应该“敬鬼神而远之”。也就说周礼更注重的是外在形式,而孔子之礼在乎的是内在情感。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载:“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八佾》又有“人而不仁,如礼何”。从孔子眼中“礼”与“仁”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发现,“礼”实际就是外在的社会制度和伦理行为,而“仁”则是内在的道德情感和思维模式,“仁”决定“礼”“礼”则成全了“仁”,一个是表面形式,一个是内在核心,只有“礼”与“仁”两者结合,才能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和良好的道德规范。比如,孔子有一段著名的言论: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他认为,上层社会不守礼,上行下效,造成下层社会的不守礼,社会为之动荡。唯有克己复礼,方能社会稳定。也就是礼以人为本,仁为礼提供心理基础。 从这一点上讲,胡玫导演对于礼的诠释有失偏颇。尤其是影片中,孔丘在觐见鲁国国君时,在堂外,对着大堂行的周公旧礼就更有点说不过去了。 三、和――君子和而不同

胡玫导演在电影《孔子》中,对于“和”没有过多的诠释,只是在子路去卫国出仕时,孔子曾对他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为政不能急于求成”“逞强好胜,在乱世很危险”“文武之道为政要有张有弛,至高境界是仁和,不可强求一律,凡事宽和、务实务本、和而不同”。这段话,是胡玫导演经过再加工处理的。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过用在电影此处也是十分恰当的。因为当时的卫国内乱非常严重,小人与君子共演争夺权利的局面,政治局势可谓剑拔弩张、四分五裂。孔子对子路说出的这番话,放在这种大环境下,更易于为观众所理解。

毕竟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两个观点极具代表性。一个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外一个就是“君子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是我国的核心价值取向,所谓“和而不同”就是基于我

国传统的平衡和谐的论调为基础的。所谓“和”有融合、包容、宽容的意思。和同则有统一、一律、一致的含义。也就是说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上,即君子的内心也许所见略同,但所表现出来的外在未必一样。反过来讲,小人对名利追逐的欲望是相同的,但为个己私利,必然起冲突,从而导致不和。从这一层面上讲,表面的和气不难做到,“世界大同”恐怕是永远也不能实现的梦想。如果二者不可得兼,则以和为贵,通过“和”对“不同”的包容来达到平衡。如果一味“求同”而导致“失和”,事物往往会走向反面,甚至产生可怕的后果。

综上所述,胡玫导演对孔子“和”的观念的诠释虽然简单,却也起到了一针见血的作用。在影片中,合适的时机,创设合适的情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处理得很得当,诠释得很到位。

四、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一种情感哲学,孔子非常重视人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孔子重视“乐”的原因。那么何为“乐”呢,在《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所以,孔子礼乐治国中的乐指的是什么?其实就是音乐。

礼乐文明一直是孔子所追求的目标。很可惜的是,在电影《孔子》中,对于乐这一理念,并没有提及,期间只是蜻蜓点水地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