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中的古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宋画中的古琴

作者:杨天星

来源:《音乐探索》2017年第01期

摘要:传世宋画中出现众多古琴图像,其对宋代琴坛的直观反映,无不与历代琴学文献记载相印证,可视作文献与图像的“二重证据”。而从音乐图像学视角契入古琴研究,亦为研究琴史增添一抹“亮色”。此外众多画卷的背后,承载着宋代以来鼓琴宜忌、琴人身份、藏琴风潮、古琴式样等重要信息,与宋代古琴发展乃至琴乐长河的演化息息相关,不仅可补琴史之阙,亦带来许多新的思考。

关键词:古琴;宋画;琴学文献;音乐图像学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7)01-0101-09

上世纪初以来,琴学得到广泛重视,琴谱、琴派、琴史等研究成果斐然,但研究者多从琴书谱录、史书杂记中找寻材料,绘画一项学界关注不多。目前笔者所见文论寥寥,如中国美院朱平的博士论文《倾听泠泠之音——古代绘画中的听觉意趣》,但主要为图像志层面研究,对乐的关注不够;再如林蔚丽《中国山水画中的古琴音乐图像》一文,涵盖了宋至民国的琴乐图像,惜该文篇幅不长,且对古琴图像搜集存在较多遗漏;其他如吕钰秀的数篇文论,言约旨深,只因题材所限对古琴图像亦落墨不多。由此可见音乐图像学视角下的古琴研究尚存空白。笔者从《宋画全集》及《故宫书画图录》(台北故宫)中整理出收藏于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近六十幅包含古琴图像的绘画,对其进行新的梳理,从中发掘相关线索,以资考证研究。 一、琴画

宋代文化艺术繁荣兴盛,琴学得到了极大发展。宋承唐制,设“琴待诏”一职,宫廷琴人与文人琴家人才辈出,上至王侯下到布衣无不以琴为荣;古琴演奏、琴学交流乃至琴器收藏蔚为大观,而这些均于宋画中得到反映。这些画作或写文人丝竹雅集,或画雅士抚琴怡意,或绘幽人携琴远游,直观反映出古人操琴的方方面面,按画面内容可大致分为弹琴、携琴、藏琴、雅琴四类。 (一)弹琴

宋画中表现弹琴的作品很多,主要有“知音共赏”、“独自抚琴”与“雅集高奏”三类。“知音共赏”类绘画表现了三五好友相伴,琴人展示琴技包括赵佶《听琴图》、佚名《卢鸿草堂十志图》(其三“幂翠庭”、其四“洞元室”)、刘松年《松荫鸣琴图》、刘松年《琴书乐志图》、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名《孔子见荣启期》、佚名《归去来辞书画图》、李公麟《高会习琴图》、赵伯驹《停琴摘阮图》。其中刘松年《琴书乐志图》绘一老者凭几弹琴,高冠崔嵬,鹤发童颜。《卢鸿草堂十志图》其三“幂翠庭”绘二儒士席地而坐,一人端坐抚琴,其友身体前倾,似为泠音吸引(图1)。此外《孔子见荣启期》及《归去来辞书画图》二图,前者采孔子见荣启期典;后者取陶渊明诗意,均表现隐士之松风高洁。

“独自抚琴”类表现琴人于无人处弄曲,包括佚名《卢鸿草堂十志图》(其二“樾馆”、其八“涤烦矶”)、佚名(题夏圭)《临流抚琴图》、佚名《深堂琴趣图》、佚名《松荫玩月图》、佚名《松风琴韵》、佚名《松亭抚琴》、杨无咎《独坐弹琴》、佚名《听琴图》。其中《卢鸿草堂十志图》中“樾馆”绘一人静坐茅屋弹琴,琴书相伴;其八“涤烦矶”,高士岩上独自抚琴,江水洞涌,有伯牙感沧溟之意;《松亭抚琴》绘琴人于松亭悠然抚琴,松风吹带,山月照琴;《独坐弹琴》中白衣高士倚琴坐看水流,可谓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听琴图》中琴人于屋内抚琴,窗外三人聆听,弹者气静,听者醉心。

“雅集高奏”类表现琴人于雅集盛会中奏曲,包括佚名《会昌九老图》、佚名《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二者均为长卷。前者绘白居易办九老“尚齿会”一事,中有鼓琴场景;《商山四皓会昌九老图》与此题材相近,弹琴场景亦类似,均刻画三儒士于水榭围坐,一人抚琴,二人听曲,泉弦互唱,知音之情溢于画面。 (二)携琴

宋画中描绘琴人携琴远游的画卷为数众多,包括张先《十咏图》、王诜《渔村小雪图》、李公麟《西岳降灵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伯驹《江山秋色图》、佚名《南唐文会图》、佚名《松荫策杖图》、佚名《木末孤亭图》、佚名《杨柳溪堂图》、佚名《水村楼阁图》、佚名《山楼来凤图》、佚名《携琴闲步图》、马远《月下赏梅图》、马远《西周雅集图》、佚名《观瀑图》、佚名《水亭琴兴》、马远《板桥踏雪图》、夏圭《雪屐探梅图》、赵佶《文会图》、梁楷《观瀑图》、龚开《天香书屋》、佚名《十八学士图》、佚名《溪桥林屋》、郭熙《山庄高逸图》、夏圭《山居留客图》、辽代佚名《深山会棋图》、金代佚名《溪山无尽图》、金代佚名《平林霁色图》(图2)等多部画作。其中《十咏图》绘老者携琴童赴高堂盛会,此外诸如《南唐文会图》《文会图》《西周雅集图》亦表现琴人雅集,内中胜友如云。而《天香书屋》《山庄高逸图》《深山会棋图》等则绘主人携琴童访友,切磋琴艺。剩余的众多画卷则表现琴人行走于寒林幽谷间,气象萧疏。 (三)藏琴

宋代金石学肇兴,藏古、鉴古于士大夫中普遍流行,文会雅集中常设品评古董环节。而反映“藏琴”的宋画真实再现了宋人藏琴、品琴之风,包括刘松年《溪亭客话图》、钱选《鉴古图》、佚名《荷亭婴戏图》三幅。其中刘松年《溪亭客话图》绘水榭一角二文人围坐桌边,桌上钟彝鼎尊杂陈,其中一人持卷勘看,估计《博古图》《集古录》之属,桌边显眼处有一瑶琴,与古物彝器一处,已沦为古董珍玩;钱选《鉴古图》中二儒士正仔细观赏主人手持的钟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状物,桌边有一古琴,纳于琴囊,露出琴额一角(图3);佚名《荷亭婴戏图》中高堂柳荫下一床头小案陈金石书画等珍玩,旁设一琴。 (四)雅琴

古琴不仅为文人怡情养性之器,也是宫廷雅乐的重要构成。与此相关宋画有马和之《诗经图》系列、李公麟《孝经图》、佚名《聘金图》、佚名《女孝经图》等,其中马和之《诗经图》系列占据多数。以其《周颂清庙之十图·我将》为例,该图表现了祭祀上帝,配祭文王的场景。按《礼记·明堂位》载:“拊搏、玉磬、揩、击、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乐器也。”而这些均于卷端浮现:《周颂清庙之十图·我将》中卷左一人敲击编钟,前排二人鼓瑟,另一人手持鼗鼓摇摆,后列中一人似正吹箫(图4);卷右一人击磬,二人抚琴,隐约能看出琴尾;后排一人吹笙,一人击鼓;另有一人执而立。按宋代宫廷雅乐用于各类皇家典礼如郊庙、册封、飨宴等,宋室以复古为宗,其乐器形制、乐队陈列等多袭古制。马氏《诗经图》虽绘宗周礼乐,但因其身为宋人,于当时礼乐必定有所反映,故亦可管窥宋廷的雅乐片景。 二、画中论琴 (一)弹琴之人

宋代描绘琴乐的画卷均隽永雅致,全无市井村俗之气。弹琴之人则以儒士居多,亦有一些羽衣蹁跹,如赵佶《听琴图》、李公麟《高会习琴图》、佚名《松荫玩月图》、赵伯驹《停琴摘阮图》中的众人。古人以琴为圣人制道之器,君子无故不撤琴瑟,宋代古琴在统治者推举下虽极大普及,但亦非平民百姓所能亲近。明刊本《太古遗音》原本为宋代田芝翁所辑,故对宋代琴坛有较全面反映,其中《琴有所宜》一文载(节录):

黄门士、隐士、儒士、羽士、德士,此五者雅称圣人之乐,故宜于琴。黄门士鼓大雅圣德之颂;隐士操流水高山之调;儒士抚清和治世之引;羽士操御风飞仙之曲;德士弹枯淡清虚之吟,乃伯夷叔齐柳下惠之流也。……凡学琴必须要有文章能吟咏者;貌必要清奇古怪不忿俗者;……。

上文举出“黄门士”“隐士”“儒士”“羽士”“德士”五类为与琴相宜人士。首先“德士”一条,弹琴须“仁慈德义”之人,此项无须赘言;“羽士”对应道人,古人以道士远离尘嚣,弹琴自然脱俗,如宋赵希鹄《洞天清录》中《道人弹琴》所云:“道人弹琴,琴不清亦清;俗人弹琴,琴不浊亦浊。”古琴音尚“清微淡远”,因而道人之清虚澄彻与琴气味相投。赵佶《听琴图》绘其本人抚琴场景,宋徽宗身着皂色道袍,束发免冠于松下弹琴,一派仙风道骨。

再看“隐士”,宋代隐逸之风盛行,不仅潦倒之人浪迹天涯,身居高位者亦心怀林泉,其中擅琴之士大有人在,如欧阳修擅弹《小流水》;苏轼为《醉翁吟》谱词;范仲淹有“范履霜”之称等。而宋画中的隐士弹琴亦见于《卢鸿草堂十志图》、佚名《松风琴韵》、佚名(题夏圭)《临流抚琴图》等多幅画作。至于“儒士”,《太古遗音》之《学琴有四句》云:“左手吟猱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