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综合练习题

巩固练习1

一、单项选择题

1.昆虫触角的有许多亚节组成。()

A.柄节 B.梗节 C.鞭节 D.各节都是 2.下列害虫中,能在危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的是() A.象蝽象 B.蝗虫 C.黏虫 D.梨茎蜂 3.有些昆虫的雄虫有翅而雌虫无翅,如( )

A. 蝇类 B.蝽类 C.蚧类 D.瓢虫类 4.蜜蜂的鳌翅由转化而来()

A.尾须 B.交配器 C.末端腹节 D.产卵器 5.昆虫体壁的具有延展性。( )

A.内表皮 B.外表皮 C.上表皮 D.外表皮 6.下列昆虫属于刺吸式口器的是()

A.毛虫幼虫 B.蚜虫 C.蛾类幼虫 D.天牛幼虫 7.蝼蛄的前足为()

A.捕捉足 B.步行足 C.开掘足 D.跳跃足 8.蛾类的翅为()

A.鞘翅 B.鳞翅 C.缨翅 D.膜翅 9.金龟甲的触角属于()

A.念珠状 B.锯齿状 C.球杆状 D.鳃叶状 10.下列昆虫属于下口式的是()

A.蝗虫 B.步行虫 C.蝉 D.蝽象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昆虫的前翅着生在前胸节上。()

2.在水稻田中发现很多植株的被害部位残缺破损,对这种害虫应选择内吸性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3.防治稻飞虱的药剂类型最好的是胃毒剂。() 4.腹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中心。( ) 5.昆虫都有3对足,2对翅。() 三、填空题

1.昆虫成虫的体躯分为、、三个体锻,分别具有 、、等功能。

2.昆虫的头式根据口器着生位置不同有、、三种。 3.昆虫的触角由、、三部分组成,它是器官,具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等功能。 4.昆虫口器主要有口器、口器、口器、 口器、口器等。 5.昆虫的足由、、、、 、等六节组成。 6.昆虫的翅分为、、、等四个区域,常见类型有、、、、 、等。

7.腹部一般又节组成,第腹节的两侧常具有一对气门。腹部可以伸缩弯曲,有利于、和。 8.第11节的附肢是,有的功能。

9.昆虫体壁是由、和三个部分组成,具有 、、、等特性。 问答题

1. 简述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结构特点、危害特点及用什么药剂防治效果比较好? 2. 简述昆虫足的类型及代表种。 3. 简述昆虫体壁的功能。 巩固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

1.只取食同属、同科和近缘科的几种植物的昆虫食性是 () A.寡食性 B.杂食性 C.单食性 D.多食性 2.蝽象的变态类型是()

A.全变态 B.渐变态 C.半变态 D.过渐变态 3.下列昆虫的成虫期不需要补充营养的是()

A.蝗虫 B.浮游 C.蝽类 D.蚜虫

4、某一不全变态昆虫,其幼虫与成虫外部形态完全不同,且生活环境也不同,则称为 () A、全变态 B、渐变态 C、半变态 D、过渐变态 5、生产中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幼虫的适宜防治期是 () A、3龄前 B、4龄 C、5龄 D、6龄

6、在越冬前进行两性生殖,而在其他季节进行孤雌生殖的昆虫是 () A、家蚕 B、蚜虫 C、介壳虫 D、菜粉蝶 7、蝇类的蛹为: () A、离蛹 B、被蛹 C、围蛹 D、裸蛹 8、瓢虫的属性属于: ()

A、植食性 B、肉食性 C、粪食性 D、腐蚀性 9、利用糖醋液诱杀害虫是利用害虫的()

A、假死性 B、趋光性 C、迁飞性 D、趋化性

10、对金龟子成虫利用骤然震落捕杀,利用的是金龟子的() A、趋光性 B、群集性 C、假死性 D、迁飞性。 二、判断题

1、蜕去了三次皮的昆虫为三龄虫。 () 2、防治昆虫的最佳时间应在产卵期 () 3、大多数昆虫羽化后不需要取食即能交配、虫卵。 ()

4、在昆虫的孤雌生殖方式中,存在经常性的孤雌生殖这种类型,即有些昆虫同时进行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如蜜蜂。()

5、在昆虫的多胚生殖方式中,可有一个卵发育成两个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个体。() 6、在昆虫的不全变态中,有蛹这一虫态的存在。() 7、引起休眠的环境条件主要是光周期() 8、引起滞育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湿度。() 9、昆虫趋向刺激物来源是负趋性()

10、昆虫的迁飞是一种适应,有利于种群的延续生存。() 三、名词解释

1、胚胎发育 2、胚后发育 3、变态 4、孵化 5、羽化 四、填空题

1、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

四个虫态;而不全变态昆虫经过、、、三个虫态 2、全变态的幼虫大体上分为、、、、四类。 3、根据蛹的形态可分为、、、三个类型。 4、昆虫的变态最常见的有、和两类。 5、昆虫的发育课分为两个阶段、和。 6、昆虫的孤雌生殖大致可分为、、等三种类型。 7、昆虫的食性根据食物的来源不同分为、、、 、五类;根据取食范围分为、、和三类。 8、昆虫的习性主要有、、、和五类。 五、问答题

昆虫的繁殖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病害的是 () A、缺N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 B、冰雹砸损植物 C、棉花黄萎病 D、低温引起的冻害 2、水稻白叶枯病及棉花角斑病的病原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3、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特点是() A、霉状物 B、粉状物 C、颗粒状物 D、菌浓 4、植物发病后病部整个组织和细胞被破坏而消解,此病状为() A、溃疡 B、畸形 C、萎焉 D、腐烂 5、引起植物发病的原因为() A、病原 B、病害 C、病害流行 D、再侵染 6、白粉菌属于真菌的()亚门 A、鞭毛菌 B、子囊菌 C、担子菌 D、半知菌 7、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最多的病原物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8、靠复制来进行繁殖的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9、菟丝子属于()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寄生性种子植物 10、个体最小病原物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11、确切的说子座是真菌的() A、营养体 B、繁殖体 C、菌丝体的变态 D、子实体 12、子囊内产生子囊包子,一般一个子囊孢子内形成()个子囊孢子 A、 5 B、 6 C、 7 D、8 13担孢子着生在担子上,每个担子顶端产生()担孢子 A、 3 B、 4 C、 5 D、8 14、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是() A、 变色 B、颗粒状物 C、 粉状物 D、脓状物 15、细菌性病害典型的症状是() A、坏死 B、腐烂 C、萎焉 D、畸形

16、寄主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发病的标志是()

A、建立寄主关系 B、病原物向寄主体内侵入C、病原物与寄主接触D、寄主出现症状 17、小麦杆锈病病原的传播方式是()

A、有空气传播B、由昆虫传播C、人为传播D、属非传染性病害 18、可以作为病毒越冬场所的是() A、枯枝落叶 B、有机肥 C、土壤 D、昆虫 19、寄主植物完全不发病的是() A、免疫 B、抗病 C、耐病 D、避病 20、对病原物侵入影响最大的环境条件是() A、植物的抗病性 B、温度 C、湿度 D、风 21、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是() A、棉花枯萎病 B、小麦散黑穗病 C、稻瘟病 D、线虫病 二、判断题 1、有些植物出现的病态只要没有造成经济损失,相反还提高了经济价值,一般不当做病害。如韭黄、葱白、茭白等。() 2、霉状物是病状,腐烂是病征。()

3、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也是能传染的,又称生理性病害。() 4、常见的病征多属真菌的菌丝体和繁殖体。() 5、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状。() 6、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真菌孢子。()

7、真菌有性繁殖在其整个生活史中一般只出现一次。()

8、在常见植物病症中,细菌的病症多为菌丝体和繁殖体,而真菌多为胶状菌脓。() 9、病毒主要通过某些昆虫传播。()

10、有些作物病害发生时,只表现病征,而无病状;有的则相反。() 11、在高等植物中,植物病毒病害的数量及危害性仅次于真菌性病害。() 12、非侵染性病害没有病症,但有明显的的发病中心。() 13、一种病原真菌只产生一种孢子类型。()

14、多数盘菌类真菌在被害植物上产生分生孢子,以分生孢子越冬。()

15、切片镜检,观察有无喷雾现象,是细菌性病害区别其他病害的最方便易行而又可靠的方法。()

16、在植物病原物中,植物病原细菌营非专性寄生生活。()

17、垂直抗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抗性效能高,表现明显,持久性久。()

18、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作物生长季节里引起作物第一次发病,称为初次侵染。() 19、在病原物侵入寄主作物的途径中,病毒只能从伤口侵入。() 20、通常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较大。() 21、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植物典型的抗侵入反应。() 22、在输导组织中扩展的病害潜育期较短,发病较快。() 23、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只要因素是湿度。() 24、湿度高温有利于病菌产生繁殖体,有利于病害流行。()

25、一般病原物的越冬越夏场所就是下一生长季节中病害发生的初侵染来源。() 三、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 3、症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