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D.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B

33.可靠性的等分配法适用于( )阶段。 A.指标论证 B.方案论证 C.工程研制 D.研制各 答案:B

34.可靠性定量要求分为( )。 A.寿命要求和成功概率要求 B.最高要求和最低要求

C.基本可靠性要求和任务可靠性要求 D.阶段要求和总要求 答案:C

35.可靠性定量要求的制定包括( )。 A.制定可靠性设计准则

B.对定量描述产品可靠性参数的选择及其指标的确定 C.制定可靠性工作合同 D.建立可靠性参数体系 答案:B

36.下列工作不属于可靠性定性分析要求工作项目的是( )。 A.FMECA的定量危害性矩阵分析 B.FTA的重要度分析

C.FTA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 D.可靠性建模 答案:D

37.下列哪项不属于可靠性定性设计要求?( ) A.可靠性建模 B.降额设计

C.确定关键件和重要件 D.热设计 答案:A

38.可靠性分配包括( )。

A.基本可靠性分配和任务可靠性分配 B.单元可靠性分配和系统可靠性分配 C.可靠性定性分配和可靠性定量分配 D.以上全部 答案:A

39.可靠性分配的关键在于( )。 A.可靠性定量要求的制定

B.要确定一个方法,通过它能得到合理的可靠性分配值的优化解 C.尽早开展

D.可靠性预计的准确性 答案:B

40.必须按( )进行可靠性分配。 A.产品研制结束时的目标值(或规定值)

B.产品研制结束时的门限值(或最低可接受值) C.成熟期的目标值(或规定值)

D.成熟期的门限值(或最低可接受值) 答案:C

41.下列有关可靠性分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新技术产品应分配较高的可靠性指标 B.可靠性分配应反复多次进行

C.由于可靠性指标具有阶段性和增长性,因而可靠性分配的指标亦应随着研制阶段的进展而逐渐递D.对于涉及系统安全的关键产品不应分配过高的可靠性指标,以免延误研制进程 答案:B

42.本课程介绍的各种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主要集中在( )进行。 A.设计定型之前 B.设计定型之后 C.生产定型之前 D.生产定型之后 答案:A

43.可靠性预计相似产品法( )。 A.仅适用于研制初期的产品 B.仅适用于非电类产品

C.具有普适性,无条件适用于各种产品 D.适用于各阶段、各类产品 答案:D

44.可靠性预计应在决策点之( )做出。 A.前 B.后 C.中 D.前后 答案:A

45.对于连续运转部件组成的系统,进行事件树分析( )。

A.是不适于的

B.必须区分各部件运转的先后次序 C.必须找出共因事件

D.各部件的顺序可以任意排列 答案:D

46.事件的风险定义为( )。 A.事件链后果的发生概率

B.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其损失值之比 C.故障率与损失率的乘积

D.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其损失值的乘积 答案:D

47.在考虑共因事件的一种事件树分析方法中,由于将共因事件显式地表示在事件树中,因此又称A.工程 B.共因 C.精确 D.显 答案:D

48.事件树的后果事件是由初因事件和后续事件的( )所构成的不同的结果。 A.发生概率 B.发生 C.不发生

D.发生或不发生 答案:D

49.对于大多数系统,其寿命周期费用中的使用保障费用要( )于研制和生产费用。 A.高 B.接近 C.低 D.等 答案:A

50.下列哪项不是描述系统保持规定性能指标能力的特性?( ) A.可靠性 B.维修性 C.保障性 D.经济性 答案:D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