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课程总学时: 120 (其中理论课 90 学时,实验 30 学时) 学 分: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面向专业: 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 开课单位: 基础医学部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本课程教学需要医学教育前期各个专业课程作为铺垫,同时又是多学科密切交叉相关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课程目标是为临床医学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它在基础医学与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各课程之间起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先修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免疫学等。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对人体正常结构、生理机能和调节的理解和掌握,对人体基本生化反应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理论、知识方面
1. 树立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新理念; 2. 掌握常见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3. 掌握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 4. 了解疾病过程中的共同病理变化;
5. 了解常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学基础。 6. 了解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7. 了解病理临床联系;
8. 能够用病理学知识解释临床常用检验指标。
(二)能力、技能方面
1.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掌握观察、描绘大标本和切片的病理变化的方法; 3. 掌握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的操作方法;
4. 能用病理变化解释临床表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5. 能通过复制动物疾病模型学习观察病变表现的方法; 6. 学会识别基本病理过程;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7. 能用疾病时的机能改变解释临床表现,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绪 论(2学时) 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
第二节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及其研究方法 第三节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基本要求】 1. 掌握: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死亡、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脑死亡的标准、植物状态与脑死亡的区别。
2. 理解:疾病的病因、条件和诱因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3. 了解: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 2. 重点、难点
重点: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死亡、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脑死亡的标准、植物状态与脑死亡的区别。
难点:疾病的病因、条件和诱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二)第一章 应 激(2学时) 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第三节 应激与疾病
第四节 护理及防治应激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基本要求】
1. 掌握:应激、应激性疾病、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等概念,应激的发展阶段、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细胞反应、应激性溃疡和应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热休克蛋白的功能和表达调控。
2. 理解:良性应激和劣性应激的区别,应激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和功能变化及心理、精神障碍,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来源、种类、生物学功能。
3. 了解:应激原及其分类,了解应激的生物学意义和防治原则。 2. 重点、难点
重点:应激、应激性疾病、全身适应综合征、热休克蛋白等概念,应激的发展阶段、应激时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细胞反应、应激性溃疡和应激性心律失常的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发生机制,热休克蛋白的功能和表达调控。
难点:应激时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和功能变化及心理、精神障碍,急性期反应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三)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4学时) 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适应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三节 细胞老化
第四节 预防治疗坏疽的护理原则
【基本要求】
1. 掌握:化生、萎缩、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玻变、坏死、凝固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液化性坏死、修复、机化、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创伤愈合等概念及病变特征;坏死的病变、分类和结局;凋亡的概念及特点;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功能;老化的概念。
2. 理解:肥大、增生、化生及玻变的分类;肝脂肪变性的发生机制。
3. 了解:损伤的机制;黏液样变性、病理性色素沉着的概念及其形态特点;老化的学说。
2. 重点、难点
重点:变性的类型及病变特点,坏死的类型、病变及结局。
难点:细胞、组织损伤的发病机制。 (四)第三章 修复(2学时) 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再生
第二节 细胞生长与调控 第三节 纤维性修复 第四节 创伤愈合 【基本要求】
1. 掌握:再生的概念、种类;肉芽组织的概念、成分、形态、作用;。 2. 熟悉:细胞周期和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类型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3. 了解: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过程及机制;再生修复的分子机制及影响因素;骨折愈合影响因素。
2. 重点、难点
重点:肉芽组织的结构;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及类型。 难点:损伤细胞再生与分化的分子机制。
护理专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第二节 出血
第三节 血栓形成 第四节 栓塞 第五节 梗死 【基本要求】
1. 掌握:淤血的概念;肝、肺淤血的病变;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梗死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后果;血栓的形态特征;栓塞对机体的影响;梗死的形态特征。
2. 理解:血栓形成过程和形态,血栓的结局;栓子的运行途径,栓塞的类型及其后果;梗死的类型;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3. 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特殊的栓塞类型。 2. 重点、难点
重点:血栓的形成过程、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栓子的运行途径;梗死的原因和影响、结局。
难点:血栓形成的条件、机理,血栓的形态,梗死的病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急性炎症
第三节 慢性炎症
第四节 炎症与临床护理的联系 【基本要求】
1. 掌握:炎症的概念、基本病变;炎症介质的概念;炎症的常见类型及主要特征;肉芽肿的概念、类型及病变特点。
2. 理解:炎症的原因、局部的临床表现、急性炎症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炎症介质的作用;
3. 了解:炎症介质的来源及种类,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2. 重点、难点
重点:炎症的基本病变,炎症的类型,特别是各型渗出性炎症的病理变化;慢性炎症的类型及病理变化;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难点:炎症介质在炎症发生、发展的作用。 1.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第二节 肿瘤形态
第三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第四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