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一级)职称考试-小学语文 精品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自己读懂诗句写了些什么,再与同桌交流一下。还有哪些地方读不懂,提出来讨论。

生1:“绿遍山原白满川”的“白满川”什么意思? 生2:课后注释中有。

师:根据注释理解诗歌意思是好方法。 生3:“昼出耘田夜绩麻”什么意思?

师:你要像第一位同学那样,把不懂的问题提清楚。你到底是哪个词读不懂?

生3:“绩麻”读不懂。

师:好,有进步!这一句,还有问题吗?

生4:谁“昼出耘田”谁“夜绩麻”?“绩麻”一定要在“夜”里吗?

师:嗯!好问题。课前预习中有没有查阅过资料的同学,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生:没有。)老师也没想到。课后我们都去查一查资料,下节课再解决,好吗?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编教材的人为什么要把这两首诗编在一起?也就是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小组讨论一下。

……

(1)(8分)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指出该教学片段的优点,并举例说明。

(2)(6分)课标建议“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据此,指出该教学片段中诵读(朗读)教学的不足,并举例说明。

(3)(6分)针对该教学片段中诵读(朗读)教学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6、(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王某某同学在学习识写“低头”、“眼睛”等词语后,交上来的作业和习作中都把“低”字写错了(漏写“氐”下的“、”),把“眼睛”写成了“眼晴”。

简要分析该同学产生错误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学科核心知识的运用(70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