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经典易错题专训含答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1.如图2-2-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B )

图2-2-2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解析】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是因为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当往钟罩外抽气时,钟罩内由于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而使我们听到的声音逐渐变小。

2.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铁管、水、空气 C.空气、水、铁管

( A )

B.水、空气、铁管 D.水、铁管、空气

【解析】 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最快。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气温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1__020m。 4.图2-3-1是人耳的结构图,请读图填空: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图2-3-1

(1)①是鼓膜;④是听小骨;⑤是鼓室。它们共同构成了中耳。

(2)⑦内有位觉感受器⑧内有听觉感受器。这两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了听神经。 (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听小骨传到内耳。

(4)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咽鼓管开放,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5.图2-3-2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看电视文艺节目时,你能听到演员优美动听的歌声。那么,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⑤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①。(填数字代号)

(2)如果某人标号④所示部分受损,则不能(填“能”或“不能”)产生听觉。

(3)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乘客在飞机降落中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⑥(填数字代号)张开,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4)跳水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动作协调、姿态优美。这与图中数字③所示结构的调节有关。

图2-3-2

【解析】 此题考查识图能力,本图将耳的结构、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反射弧的结构综合在一起,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弄懂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①是大脑皮层上的听觉中枢;②是脑干;③是小脑;④是位听神经;⑤是耳蜗;⑥是咽鼓管;⑦是听小骨;⑧是鼓膜。

6.[2012·内江中考]如图2-3-6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当用筷子轻轻敲击杯子时,两个杯子就会发出相同的声音。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图2-3-6

A.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不能发出 声音

B.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能发出声 音,产生了共鸣

C.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甲的音调较低 D.当用筷子敲击杯子时,乙的音调较低

7.[2011·南京中考]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区分的。

8.[2011·无锡中考]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响度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

9.[2012·株洲中考]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月亮” C.墙上手影 D.海市蜃楼

10.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2-4-1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B )

( C )

图2-4-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