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6140数控卧式车床使用

N230 T0303 M03 S800 F100 (换3号刀,主轴正转,转速800r/min,进给100mm/min> N240 G00 X31 Z-27 (2号刀定位> N250 G01 X26 (切槽> N260 G00 X31 N270 W-1

N280 G01 X26 (切槽> N290 G00 X31

N300 X80 Z100 (退刀,准备换刀>

N310 T0404 M03 S300 F80 (换4刀,主轴正转,转速300in,进给80/min> N320 G00 X29.8 Z-10 (4刀定位> N330 G76 P042060 Q0.1 R0.1

N340 G76 X28.16 Z-32 P0.92 Q0.5 F2 (加工M30的螺纹> N350 G00 X80 Z100 (退刀,准备换刀> N360 T0101 M05 (换回基准刀,主轴停止> N370 M09 (冷却液停>

N380 G50 X80 Z100 (返回机床坐标系> N390 M30 (返回程序>

注:此零件还可以用G72端面粗车复合循环,G73仿形切削复合循环加工 G72端面粗车复合循环格式: G72W<△d)R

G72P

N

N

△d — 每次Z方向的吃刀量; e — 每次切削循环的退刀量。

ns — 指定精加工路线的第一个程序段序号; nf — 指定精加工路线的最后一个程序段序号; △u — X轴方向的精车余量<直径/半径指定); △w — Z轴方向的精车余量; △w — Z轴方向的精车余量;

G73仿形切削复合循环格式: G73 U(i> W(k> R(d>

G73 P(ns> Q(nf> U(△u> W(△w> F(f> S(s> T(t> 式中:i--X轴向总退刀量; k--Z轴向总退刀量<半径值); d--重复加工次数;

ns--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开始程序段的段号; nf--精加工轮廓程序段中结束程序段的段号; △u--X轴向精加工余量; △w--Z轴向精加工余量; f、s、t--F、S、T代码。

2.2.2G73仿形切削复合循环:

(1>确定加工路线

按先主后次,先粗后精的加工原则确定加工路线,采用G73仿形切削复合循环指令对外轮廓进行粗加工,再精加工。 (2>装夹方法和对刀点的选择

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自定心夹紧,对刀点选在工件的右端面与回转轴线的交点。 (3>选择刀具

根据加工要求,选用四把刀,1号为90°粗加工外圆车刀,2号为精加工外圆车刀。采用试切法对刀,对刀的同时把端面加工出来。 (4>确定切削用量

车外圆,粗车主轴转速为800r/min,进给速度为300mm/r,精车主轴转速为1000r/min,进给速度为100mm/min。 (5>程序编制

编程原点如图所示,加项目序如下: O9009

N10 G50 X80 Z100 T0101 <机床坐标系设定,设基准刀为1号) N20 M03 S800 F300 (800r/min,粗车进给300mm/min> N30 G00 X60 Z5 <到循环起点位置) N35 G73 U3 W0.9 R3

N40 G73 P50 Q130 U0.6 W0.1 F0.2<闭环粗切循环加工) N50 G00 X0 Z3 <精加工轮廓开始,到倒角延长线处) N60 G01 U10 Z-2 F80 <精加工倒2×45°角) N70 Z-20 <精加工Φ10外圆)

N80 G02 U10 W-5 R5 <精加工R5圆弧) N90 G01 Z-35 <精加工Φ20外圆)

N100 G03 U14 W-7 R7 <精加工R7圆弧) N110 G01 Z-52 <精加工Φ34外圆) N120 U10 W-10 <精加工锥面)

N130 U10 <退出已加工表面,精加工轮廓结束) N131 G00 X80 Z100 (退刀,准备换刀>

N132 T0202 M03 S1000 F100 (换2号刀,主轴正转,转速1000r/min,进给100mm/min> N135 G70 P50 Q130

N140 G00 X80 Z80 <返回程序起点位置) N150 M30 <主轴停、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3、结束语

要实现数控加工,编程是关键。本文虽然只对两例数控车床加工零件的进行了编程分析,但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为数控车床可以加工普通车床无法加工的复杂曲面,加工精度高,质量容易保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掌握数控车床的加工编程技术尤为重要,尤其是灵活运用各指令。学习过这些数控的编程知识后,我们都懂得运用这些指令进行加工,但是如果不灵活使用这些指令,在实际加工中,可能效率低,或者出现其它问题。 参 考 文 献

1.王隆太主编.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顾维邦主编.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3.耿国卿主编.数控车床编程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2008-1-1

4.黄丽芬.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广数GSK980TD车床数控系统.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6-01 5.沈建峰主编.(中高职>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01 6.付承云主编.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应知应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1

7.任国兴主编.机工·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1 8.崔树伟,孙丽丽主编.数控车床编程与强化实训·机电类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机电类北京理工大学.2008-04-01 9.韦富基,李振尤主编.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0-1 10. 刘力健,牟盛勇主编.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11.徐平田主编.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1-1

12.杨后川,梁炜主编.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1

致 谢

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我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我三年大学生活的一个总结,在本次论文中,从选题到设计过程直到最后完成,都是在吕茔老师的支持与指导下完成的。吕茔老师在繁忙的教案中,每天都挤出时间来询问准备进程,并热忱鼓励,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与思路。 吕莹老师她对教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令我敬佩不已。不仅教我们知识,而且教我们做人。一年以来,吕莹老师的教导让我为三年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吕茔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几句简单的言语来表达的。 同时,感激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的纯真友谊,维持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还有学习上面给予的种种帮助。 在即将毕业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选择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大学生活三年,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她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我渡过了绚丽的三年。

附录:

附录一:CK6140数控卧式车床机床模型

附录二:CK6140数控卧式车床术参数

最大回转直径 239 75 120 NO.5 2100×1050×1600(750> 1600 重量 :200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