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参考答案:
1、D 2、C 3、D 4、C 5、A 6、C 7、D 8、D 9、A 10、D 11、D 12、B 13、C 14、B 15、C 16、C 17、B 18、D 19、D 20、D 21、A 22、C 23、C 24、C 25、D 26、B 27、C 28、A 29、C 30、B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 )。
A、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B、考察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C、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E、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认为伟大人物的“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的观点属于( )。
A、历史唯物论 B、英雄史观 C、宿命论 D、唯意志论 E、历史唯心论
3、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 )。
A、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发展的自然前提 B、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C、制约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 D、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E、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4、人口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 )。
A、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B、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活动的承担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E、人口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5、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其基本结构有( )。
A、家庭结构 B、民族结构 C、社会意识结构 D、社会物质经济结构 E、社会政治结构 6、生产工具是( )。
A、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B、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C、凝结着科学技术的成果 D、生产力中唯一起作用的要素 E、经济基础中的决定要素
7、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 )。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B、国体相同,政体可以不同
C、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任何政体 D、国体有阶级性,政体没有阶级性 E、政体影响国体的巩固和发展
8、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 C、艺术 D、宗教和哲学 E、自然科学
9、下列哪些制度、设施及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领域( )。 A、清真寺 B、《红楼梦》 C、化工厂 D、生产资料所有制 E、《企业破产法》
10、下列哪些精神产品是经济基础的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 A、《本草纲目》 B、《国家与革命》 C、《反杜林论》 D、《企业法》 E、《西游记》
11 / 22
11、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在( )。
A、社会意识被动地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D、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有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有鲜明的阶级性 E、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它是统治与被统治的社会关系的反映。 12、社会革命的本义指政治革命,它是( )。 A、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转变
B、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C、阶级社会发展和社会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D、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E、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
13、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 )。 A、他们是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指挥者
B、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 C、他们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
D、他们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 E、他们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4、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 )。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C、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 D、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都必须遵从的观点
E、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 1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 )。
A、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 B、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C、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E、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 )。 A、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B、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形式 C、生产力必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存在 D、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E、生产关系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17、生产力对社会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生产力的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D、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E、生产力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唯一起作用的力量
18、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 )。
A、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排除对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D、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
19、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 )。
A、杰出人物对创造历史没有作用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
12 / 22
E、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20、历史上“民为贵”的思想是( )。
A、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观点 B、典型的英雄史观的观点
C、进步的思想,但仍属于英雄史观 D、英雄史观中较重视群众作用的观点 E、具有折衷主义性质的历史观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经济是一种以( )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A、自给自足 B、社会分工 C、交换为目的 D、生产资料私有制 2、商品的二因素,是 ( )。
A、使用价值和价格 B、价值和交换价值 C、使用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价格 3、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4、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
A、复杂劳动决定的 B、具体劳动决定的 C、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抽象劳动决定的 5、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 ( )。
A、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 B、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C、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D、两种不同的劳动 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 )。
A、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C、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D、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时间来决定 7、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的矛盾。
A、使用价值和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8、货币是( )。
A、能买到其它一切商品的纸币 B、充当等价物的商品
C、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9、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等价交换 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
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 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 10、价值规律是( )基本规律。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产品经济 1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 )。
A、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B、把劳动力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保存生产资料价值 D、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
A、具体劳动而增殖 B、具体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 C、抽象劳动而增殖 D、抽象劳动而转移到新产品中
13 / 22
13、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 A、商品价值 B、剩余价值
C、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1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B、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的作用
C、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15、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
A、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B、资本家通过等价交换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
C、全民共同占有雇佣工人劳动产品 D、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共同占有剩余价值 16、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
A、个别资本增大 B、社会资本增大 C、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D、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17、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 )。 A、人口繁殖过多 B、技术进步 C、相对过剩人口 D、生产资料不足 18、( )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A、资本 B、社会劳动 C、货币 D、剩余价值 19、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因是( )。
A.为扩大再生产 B. 竞争
C.价值规律的作用 D. 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 20、资本积累的规模最终取决于( )。
A、资本家省吃减用 B、资本家的意志
C、剩余价值的数量 D、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分割的比例 21、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是( )。
A、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22、资本循环的决定性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23、资本的周转速度与( )。
A、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C、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24、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个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售卖阶段 D、劳动阶段 25、在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时,必须区分( )。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D、劳动和劳动力 26、在产业资本循环中,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是( )。
A、商品资本 B、货币资本 C、生产资本 D、流动资本 27、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
A、购买劳动力 B、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C、生产剩余价值 D、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28、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社会资本的实现问题 B、国民收入的实现问题
14 / 22
C、国民生产总值的实现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29、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呈现出( )。
A、周期性 B、间断性 C、协调性 D、计划性 30、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利己主义 B、国家制度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主权在民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B 6、B 7、D 8、C 9、D 10、B 11、D 12、B 13、D 14、B 15、A 16、A 17、C 18、D 19、D 20、C 21、B 22、B 23、C 24、A 25、D 26、B 27、B 28、D 29、A 30、A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商品价值是( )。
A、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D、交换价值的基础 E、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2、具体劳动是( )。
A、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B、劳动的自然属性 C、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D、形成价值的劳动 E、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3、商品价值量是( )。
A、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决定的 B、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C、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E、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4、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水平 C、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 D、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E、自然条件的优劣
5、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如下阶段(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E、非现金流通形式
6、商品的价格( )。
A、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 B、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C、与货币的价值量成反比 D、与商品的价值量成正比 E、是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比
7、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 )。
A、价值尺度 B、储藏手段 C、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 E、世界货币
8、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 C、商品的供求状况 D、货币的价值 E、货币流通量
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主要包括( )。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的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的其他生活费用 E、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15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