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1.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现象
教育现象是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教育现象有三个规定:①教育现象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人类能够感知到、认识到的客观存在物。②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形式,要通过各种实践形式来表现,他不是一个抽象的实体。③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相互作用的客观存在。 3.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是人们在对客观教育现象的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发现具有积极意义而需要引起重视、更好利用的现象,或者是人们发现需要改善的不良现象等。 4.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①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②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二.教育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标志性的的人物、事件、著作
1.反应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论语》 2.真正称得上是教育著作的是《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3.柏拉图的《理想国》
4.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教育的教育思想。
5.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学理论著作。
6.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的是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学家培根
7.西方近代史第一部系统教育论著 捷克 教育家 夸美纽斯 撰写《大教育论》奠定了近代教育学理论的基础。
8.西方近代第一个在大学讲堂里吧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讲授的人是康德,德国哲学家
9.西方近代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论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0.卢梭《爱弥尔》 洛克《教育漫话》
1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及社会”“从做中学”三大主张 12.杨贤江,《教育史AB》《新教学大纲》是我国最早的一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教育著作
13.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教育过程》发现教学法 14.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发展教学论”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观点、代表人物 古代农业社会以及信息
社会教育的特点、内容、 1.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观点:利托尔诺从生物学的观点出发,把动物界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看成是教育的基础,他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而且也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不仅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而早就存在于人类产生之前的动物界了。人类教育是在动物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的改善与发展。动物是基于生存和繁衍的天性本能而产生把“经验”、“技能”传授给小动物的行为,人类与动物一样,是基于一种本能把经验、技能传授给小孩子的行为,然后逐步发展为现在这种教育行为,因此,动物的这种本能行为就是人类教育的最初的发端。
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在1923年的演说词《人民的教育》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教育从它的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不管这个社会如何原始,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待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看作是动物的本能行为,是天生的,教育过程是一种按照生物学规律进行的过程。 2.心里起源论
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孟禄
观点:心里起源论是美国学者孟禄从他的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生物起源论而提出的。他认为利托尔诺没有揭示人的心理和动物心里的本质区别。他在其所著述《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断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就是最初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心里起源论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了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观点,有合理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以视为教育的各种途径之一。但是,并不是全部教育都归结为无意识状态下的模仿行为,否认了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本质规定,否认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
3.古代农业社会的特点、内容
古代社会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历史阶段的教育。这两个社会历史阶段的封建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状况虽各不相同,但相同的剥削阶级社会性质,相同的农业社会的落后生产工具,手工操作的劳动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使两个社会的教育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 特点:
1.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二. 信息社会的特点、内容
信息社会的基础是新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要求教育在智力开发中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教育面临这一挑战一做出了相应的对应和改革,从而表现出信息教育社会的一些基本趋势:
1.教育目标多元化。 2.教育内容立体化。 3.学习过程个性化。 4.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5.教育体系终身。 特点:
1.加大教育投资的比重,重视教育的战略地位。 2.调整教育结构。
3.普及义务教育,延长教育年限。
第三章 教育本质
一.教育制的规定: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积极适应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是与动物活动不同的人类的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与人类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特有活动,它是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目标 二.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积极适应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组织形式。 1.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2.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3.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4. 教育组织是教育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形式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和人的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社会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指教育收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
2.教育的生产性:指教育通过为社会培养具有知识和技能的劳动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3.教育的历史性: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4.教育的阶段性:一定的教育反应一定阶段的利益为之服务的特性
5.教育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民族心理结构在教育上的反应 二.教育独立理论
蔡元培提出教育要独立于政党和宗教,应当将教育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留独立的地位。包括①经费独立②行政独立③思想独立④内容独立⑤以传教为主的人,不得参与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