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初教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初等教育专业《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专科)

课程编号:331231211 课程中文名称:中国文学史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 学 时:64 总 学 分:4

适用专业:初等教育专业本专科 一、 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中国文学史课程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既是培养初等教育师资的基本课程,也是学习中国文化、语言、文学,提升文化、人文修养的重要课程。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分二个学期进行,分别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段、宋元明清及近代文学段,其中每段内容再进行详细划分。本课程以文学史为线,重点介绍重要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及地位影响,突出作品鉴赏环节,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基本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脉络,熟悉代表性作家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学乃至古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有较强的解读、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本课程鼓励作分体文学教学等教学实验。 三、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 本课程先修课程:无

(2)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中国古代文学相关选修课、古代汉语、中国文化史 四、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一)第四学期: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段(32学时)

第一编 先秦文学(8学时) 总绪论及先秦文学概况:(0.5学时) 第一章 上古文学(0.5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原始诗歌的产生,理解上古神话借助幻想以征服自然力的本质特点,掌握并领会《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上古神话的基本内容

1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及其体现的奋斗精神。

【重点与难点】上古神话故事是重点,理解神话的特征是难点。

【学习篇目】《弹歌》、《蜡辞》、《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

【参考书目】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钟敬文《中国神话故事论集》(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王钟陵《论神话思维的特征》(《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 第二章 《诗经》(1.5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诗经》产生的时代、地域,理解《诗经》“风、雅、颂”的传统分类以及“赋、比、兴”的诗歌艺术手法,了解各类题材的代表篇目及其大致内容、基本风格。

【重点与难点】国风中反映爱情婚姻和征役生活的诗作是重点,雅颂篇章涉及的社会背景是难点。

【学习篇目】《关雎》、《柏舟》、《静女》、《氓》、《君子于役》、《溱洧》、《蒹葭》、《七月》、《东山》、《采薇》、《生民》。

【参考书目】朱熹《诗集传》;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夏传才《思无邪斋诗经论稿》(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一至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至第七辑《诗经研究丛刊》(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等)。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2学时)

【教学目标】体会先秦历史散文具有文史相兼的性质,了解编年体、国别体的不同形式,掌握《左传》记事为主、擅长叙述战争、《国语》记言为主、《战国策》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特点。

【重点与难点】 《左传》《战国策》是重点,《周易》《尚书》等早期文献是难点。 【学习篇目】《左传》:《重耳出亡》、《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郑子产相国》;《国语》:《召公谏弭谤》;《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冯谖客孟尝君》、《触詟说赵太后》。

【参考书目】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郑杰文《战国策文新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2学时)

【教学目标】先秦诸子各家各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领会诸子散文运用寓言和譬喻来说理的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与难点】 孔孟庄荀的优美散文是重点,老庄抽象而深邃的哲理论辩是难点。

【学习篇目】《论语》:《侍坐章》;《墨子》:《公输》;《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庄子》:《逍遥游》《养生主·庖丁解牛》;《荀子》:《劝学》;《韩非子》:《五蠹》。

【参考书目】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修订本);李泽厚《美的历程·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胡念贻《孟子的文学价值》(《先秦文学论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1.5学时)

【教学目标】屈原是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他的文学史地位,了解楚辞作为地方诗歌的新特点,掌握《离骚》《九歌》的大致内容,《九章》《招魂》《天问》的主旨。

【重点与难点】《离骚》《九歌》是重点,《天问》深邃蕴义是难点。 【学习篇目】屈原:《离骚》《湘夫人》《山鬼》;宋玉:《九辩》(节选)。 【参考书目】郭沫若《屈原考》(《郭沫若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游国恩楚辞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潘啸龙《屈原与楚文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褚斌杰《楚辞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编 秦汉文学(4学时) 概况及第一章 秦汉散文(0.5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秦朝及西汉时期产生的政论文、哲理文、故事文等不同文体的基本写作特点,识记它们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了解东汉散文(但《汉书》可置入《史记》中讲)。

【重点与难点】 李斯、贾谊是重点,文本阅读是难点。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