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卖油翁》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

(2)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10. 熟能生巧。

11. 放下;爱不释手,手不释卷等。

12. 两篇文章都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来正面刻画人物形象,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反衬人物形象。 《梵天寺木塔》参考译文

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塔晃动,工匠师傅说:“还没有铺好瓦片,上面轻,所以像这样。”于是就用瓦片铺盖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实在没有办法,工匠师傅就暗中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赠送给她金钗,向喻皓请教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做,塔于是就稳定了。原来是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像只打开的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自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技艺精熟。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6.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17.[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 ,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

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18.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答案:

16.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关键词“矢、但、颔、日、道”等词漏译、错译一个扣1分。句子通顺得1分。)

- 6 - 17.(3分,每空1分)

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或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或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乙文:生不识水。(或不学而务求其道)

18.从陈康肃和卖油翁的故事中,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诉我们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从北方勇者学没“不学而务求其道”而“未有不溺者”的故事中,我领悟到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操练。(3分,表述完整、意对即可,未结合扣1分)

【译文】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的潜入水里,哪能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所领悟的。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了到了船就害怕它。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的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它,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一类的人。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尝射于家圃( ) (2)尔安敢轻吾射( ) ..(3)子乃曰可教射( ) (4)而不以善息( )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28.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4分) 29.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案:

25.(1)曾经 (2)轻视 (3)你 (4)休息(或调养气息)(每个1分,共4分)

- 7 - 27.(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2分) (2)您为什么不替代我射一射呢?(2分)

28.(1)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2分)

(2)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2分)

29.要点: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每点1分,共3分)

- 8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