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其一》
课题 诗四首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四课时 第 4课时 授课人 教学第四首 《登岳阳楼其一》 内容 1、 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2、 在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深切感情。 目标 3、 当堂背诵诗歌。 4、培养学生喜欢读诗的习惯,提高生活情趣。 1、品析诗歌的过程中读出诗人蕴涵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怀。 教学重点 2、背诵并默写。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歌画面。 教学资源 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生上台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多媒体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学生快速阅读并感受。 学 案 教师复备栏 江南有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而其中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 孟浩然望洞庭,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景观;范仲淹登高楼,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导入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定向 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有《简斋集》 《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宋代著名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了什么情感呢?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课堂。(显示课题) 1、自由朗读诗歌。【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多读,才能感受诗歌的美。那现在就让我们赶紧去朗读一下这首诗吧。】 2、请一个学生朗读。【读准字音:旌,徙】 引领3、齐读诗歌。 自学 4、明确诗歌节奏。【读准字音只是诵读的前提。朗读诗歌,还需注意节奏。尤其是律诗。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划分。】(显示诗歌节奏划分) 5、学生根据PPT的节奏划分自由朗读。 6、学生齐读,要求读出停顿。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同桌解决重点生字词语。 同桌相互考查词语解释。 根据老师提示,放声朗读诗歌。 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三、读懂诗歌 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1、解释关键词:帘旌、徙倚、凭危、诗句,理解诗意。 探究吊古 展示 2、学生根据课文注解大致了解诗歌意思。 3、PPT显示诗歌大意,学生齐读 四、读透诗歌 1、找诗眼。 【文有文眼,诗也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也往往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 明确:悲 2、“悲”在何处? 引导【即为诗眼,必定穿透于诗歌的每一个点拨 角度,处处渗透着这“悲”,那么就请同学们找找哪些地方能体现这“悲”?】 【品析诗句,朗读相辅,明确重读字】 概括:景悲——己悲——国悲 3、圈点出品析得出的重读字,结合停顿,明确诗歌感情基调,配乐朗读诗歌。 【只要我们将诗歌的重音和节奏准确地读出来,那么诗歌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聆听教师点拨,理解赏析诗歌。 1、 找诗眼。 2、 “悲”在何处?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当堂做好训练达标试题,举手抢凉悲壮。 答,小组抢答。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 训练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达标 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 含了诗人历经风霜 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朱光潜先生曾说:“自从有了诗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东西”,希望正 总结处于敏感多思、多愁善感的诗般年华的反思 同学们,能通过诗歌,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高尚情趣的人,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首:地理位置 板书颔:登楼怀古伤时 设计 颈:忧国忧民的心绪 尾:暗写时局,悲从心来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