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A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B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D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
(C)
10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B)
11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
12实践是
A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B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C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D人们适应外界环境的本能活动
(B)
13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
A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实现的 B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C精神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D主体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所实现的
(A)
14人类世界从根本上说是
A自然界的产物 B脱离自在世界而存在 C自在之物 D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D)
15. “信息是与物质、意识并列的第三个更为广泛的概念”,这是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多元论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
16 “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D客观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A)
17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和可变性
(D)
1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人本主义观点的是
A存在先于本质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统一于存在 D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A)
19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C)
20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事物的内部矛盾 B事物的特殊矛盾 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主要方面
(D)
21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贽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 B唯心主义的 C形而上学的 D相对主义的
(D)
22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无独必有对”,“独中又有自对”,这是一种
A矛盾的观点 B矛盾对立无限性的观点 C一分为二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B)
2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和变化,形而上学则是
A只承认联系,否认发展 B只承认发展,否认联系
C从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