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精品练习:第四版块 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巩固练2

文言文阅读 巩固练(二)

一、(2018·河南百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琳之,字彦琳,会稽山阴人。祖沈,晋丞相掾。父瞾,光禄大夫。琳之强正有志力,好文义,解音律,能弹棋,妙善草隶。郡命主簿,不就,后辟本国常侍。桓玄辅政为太尉以为西阁祭酒。桓玄时议欲废钱用谷帛,..琳之议曰:《洪范》八政,以货次食,岂不以交易之所资,为用之至要者乎。若使不以交易,百姓用力于为钱,则是妨其为生之业,禁之可也。今农自务谷,工自务器,四民各肄其业,何尝致勤于钱。故圣王制无用之货,..以通有用之财。此钱所以嗣功龟贝,历代不废者也。愚谓救弊之术,无取于废钱。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时司马休之为会稽内史,仍以琳之为长史。父忧,去官。服阕,补太尉主簿,尚书左丞,扬州治中从事史,所居著绩。时责众官献便宜,琳之建言曰:“夫不耻恶食,唯君子能之。肴馔尚奢,为日久矣。今虽改张是弘,而此风未革。愚谓宜粗为其品,使奢俭有中。若有不改,加以贬黜,则德俭之化,不日而流。”永初二年,为御史中丞。明宪直法,无所屈挠。奏劾尚书令徐羡之曰:“臣闻事上以奉宪为恭,临下以威严为整,然后莅众必肃。羡之内居朝右,外司辇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而不能弘惜朝章,肃是风轨。致使宇下纵肆,凌暴宪司,所谓‘己有短垣,而自逾之’。请免羡之所居官,以公还第。”诏曰:“小人难可检御,司空无所问,余如奏。”自是百僚震肃,莫敢犯禁。高祖甚嘉之,行经兰台,亲加临幸。不治产业,家尤贫素。景平元年,卒。追赠太常。 ..

(节选自《宋书·孔琳之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

B.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

C.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

D.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迁楚台员外散骑侍郎/遭母忧/去职服阕/除司徒左西掾/以父致仕自解/

【解析】 首先联系上下文,了解文段大意。然后根据关键词“而”“楚台员外散骑侍郎”“以”进行断句,最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

A.主簿是古代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四民是古代中国政府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一般指士、农、工、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 C.龟贝指龟甲和贝壳,古代亦用作货币,至秦而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货币分金和铜两种。 D.临幸文中指帝王亲临。帝王车驾所至曰“幸”,故称。有时也可指官职较高、地位尊贵的人的到来。 【解析】 “临幸”不可指“官职较高、地位尊贵的人的到来”。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指帝王亲临,又特指皇帝与嫔妃同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孔琳之出身官宦世家,历任多职。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在晋朝为官;他初任本国常侍,后任西阁祭酒、

- 1 -

尚书左丞等职,在任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政绩。

B.孔琳之积极进言,建议中肯。桓玄当政时,想要用谷帛代替钱币,孔琳之引述典籍,结合社会现实,阐述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应该废止铜钱。

C.孔琳之提倡节俭,以身垂范。针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奢靡之风,孔琳之认为应该有所规定和约束,崇尚节俭;他从不置办家产,家中特别贫困。

D.孔琳之不畏权贵,执法严明。他上书弹劾尚书令徐羡之不守法纪,致使有人放纵恣肆,凌辱执法官员,朝中官员因其弹劾得到皇帝支持而震惊,再没人敢违犯禁令。

【解析】 “在任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政绩”说法错误,文中“所居著绩”指他任太尉主簿、尚书左丞、扬州治中从事史时,而不是他任所有职务期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琳之强正有志力,好文义,解音律,能弹棋,妙善草隶。

译文:孔琳之刚正不阿,有志向,有能力,写文章讲究文辞,懂得音律,又能弹琴下棋,(善于书法)精通草书和隶书。(“强正”解释为刚正不阿,“解”解释为懂得,“妙善”解释为精通。每个关键词1分,句意2分)

(2)臣闻事上以奉宪为恭,临下以威严为整,然后莅众必肃。

译文:我听说侍奉皇上要遵纪守法,才能称作恭,统驭下属要严肃端庄才能称作整,这样治理百姓必能严肃。(“奉宪”解释为遵纪守法,“临”解释为统驭,“莅”解释为治理。每个关键词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孔琳之,字彦琳,是会稽山阴人。祖父孔沈,晋朝时为丞相掾。父亲孔瞾,任光禄大夫。孔琳之刚正不阿,有志向,有能力,写文章讲究文辞,懂得音律,又能弹琴下棋,(善于书法)精通草书和隶书。郡府任命他为主簿,他不到任,后来被征召为本国常侍。桓玄任太尉辅政时,任命他为西阁祭酒。桓玄当政时,主张废止钱币,用谷帛代替。孔琳之评议说:《洪范》所说的八政,把货放在食的后面,难道不是因为交易凭借的铜币,是日用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吗?假如铜钱不是用于交易,而百姓却在造钱上用力,那么这就是妨碍了他们赖以为生的职业,禁绝它是可以的。现在农夫自己种植谷物,工匠自己制造器械,士农工商各为自己的职业奔忙,何曾在制钱上付出努力。所以圣王创制无用的铜钱,以便交流有用的财物。这就是铜钱继承龟甲贝壳的功用,历代使用而不废止的原因。我认为关于拯救时弊的办法,不要从废止铜钱上去寻找。桓玄喜欢别人阿附讨好,但是孔琳之不能承顺他的旨意,因此不受赏识。孔琳之调任楚台员外散骑侍郎。因为母亲去世,他离职服丧。服丧期满,授任司徒左西掾,他又因父亲辞去官职而自行解职。当时司马休之为会稽内史,因而任命孔琳之为长史。孔琳之又因为父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服丧期满,补任太尉主簿,尚书左丞,扬州治中从事史,他在任职的地方,都留下了显著的政绩。当时朝廷责令众官呈献有利国家、顺应时局的建议,孔琳之提出建议说:“凡不以粗劣食物为耻,只有君子才能够做到。饭菜讲究奢侈,此风由来已久。现在虽然改弦更张,大力弘扬节俭,但奢靡之风仍未改变。我认为应该大致规定饮食标准,使他们做到花费、俭约适当。如果有人不改变作风,就将他贬官降职,那么崇尚节俭的教化,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流布天下了。”永初二年,孔琳之任御史中丞,执法公正严明,从不退缩屈服。他上书弹劾尚书令徐羡之,奏疏说:“我听说侍奉皇上要遵纪守法,才能称作恭,统驭下属要严肃端庄才能称作整,这样治理百姓必能严肃。徐羡之内居朝廷高位,对外主管京城事务,地位尊贵,责任重大,百官瞻仰崇敬。而他却毫不顾惜朝廷的法纪,整饬朝廷的风范。以致使京城之内有人放纵恣肆,凌辱执法官员,这正是人们所说的‘自己筑短墙,而自己爬越它’。臣恭请皇上能免除徐羡之现任官职,以三公的名义回家闲居。”皇上下诏书说:“小人很难约束驾驭,不要追究司空责任,其他都按你的奏疏办。”从此百

- 2 -

官震惊,风气整肃,没有谁敢违犯禁令。高祖对他很是嘉许,车驾经过兰台还亲自去看望他。孔琳之从不置办家产,家中特别贫困。景平元年,孔琳之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太常。

二、(2018·河南师大附中12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谯玄,字君黄,巴郡阆中人也。少好学,能说《易》《春秋》。仕于州郡。成帝永始二年,有日食之灾,诏举敦朴逊让、有行义者。州举玄,诣公车,对策高第,拜议郎。帝数为微行。立赵飞燕为皇后,后专宠怀忌,..

皇子多横夭。玄上书谏曰:“臣闻王者承天,继宗统极,保业延祚,莫急胤嗣。今陛下圣嗣未立,天下属望,而不惟社稷之计,专念微行之事,爱幸用于所惑。窃闻后宫皇子产而不育。臣闻之怛然,痛心伤剥,窃怀忧国,..

不忘须臾。夫警卫不修,则患生非常。此为贼乱发于左右也。愿陛下念天下之至重,爱金玉之身,均九女之施,存无穷之福,天下幸甚。”时数有灾异,玄辄陈其变。既不省纳,故久稽郎官。后迁太常丞,以弟服去职。平帝元始元年,日食,又诏公卿举敦朴直言。大鸿胪左咸举玄诣公车对策,复拜议郎。四年,选明达政事、能班..

化风俗者八人。时并举玄,持节,与太仆王恽等分行天下,观览风俗,所至专行诛赏。事未及终,而王莽居摄,..玄于是纵使者车,变易姓名,间窜归家,因以隐遁。后公孙述僭号于蜀,连聘不诣。述乃遣使者备礼征之;若玄不肯起,便赐以毒药。太守乃自赍玺书至玄庐,曰:“君高节已著,朝廷垂意,诚不宜复辞,自招凶祸。”玄仰天叹曰:“唐尧大圣,许由耻仕;周武至德,伯夷守饿。彼独何人,我亦何人。保志全高,死亦奚恨!”遂受毒药。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玄遂隐藏田野,终述之世。时兵戈累年,莫能修尚学业,玄独训诸子勤习经书。建武十一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谯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B.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C.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D.玄子瑛泣血叩头/于太守曰/方今国家/兵师四出/国用军资或不常充足/愿奉家钱/千万以赎父死/太守为请/述听许之/

【解析】 联系上下文,明晓文段写的是谯瑛向太守哭诉。然后抓住名词“国家”“兵师”“国用”“太守”、动词“曰”、虚词“以”进行断句,最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因汉代常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指举人进京应试。 B.“社稷”原指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代指国家。 C.“元年”特指古代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现指政体改变或政府组织上的大变革的第一年。 D.“持节”本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为凭证,后泛指在外担任重要职位。 【解析】 “元年”古代既指帝王即位后的第一年,还指帝王改换年号后的第一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谯玄德才兼备,多次受到举荐。他两次因出现日食被举荐,都被朝廷授职为议郎;元始四年,他又被举荐。与王恽观民风,行赏罚。

B.谯玄敢于劝谏,为国尽职尽责。面对皇后专宠、皇子多夭的情况,他上书劝谏皇上以天下为重,面对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