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浅谈新课程下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摘 要】写作是每一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之一,是评价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然而写作往往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学生普遍对写作有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尤其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常常不知所云;新课改对中学生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其中也明确规定了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

【关键词】初中 英语 写作 能力 培养 一、夯实基础,过好词汇与句子关

1.过好词汇关。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应注意抓好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从词汇入手。词汇是写作的基础,词汇贫乏,用词单调是多数学生英语写作的弱点。遣词丰富,用词准确是写出地道英语文章的基础要求。因此,要想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要有足够的词汇量,而要让学生扩大词汇量,最传统,最简单的方法是记忆和背诵。在教师平时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听写—造句”的方法。听写既练听力又练书写。听写单词、词组、语言点、句子。把握重点单词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做到词不离句,在句中逐步掌握词汇用法;除“听写—造句”外,还可配合使用连词成句,缺词填空等操练形式,并归纳总结常见的词组搭配。如表示“因为”的词组有:because of, as a result of, thanks to等,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过好句子关。要想轻松写出满意的文章,要多读多背好句子,

谚语,俗语,为写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学生还要扩大课外阅读量,摘抄背诵一些常用的,地道的,精彩的句子,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时就能“下笔如有神”。

3.抓好基本句型的翻译训练及各种时态的正确运用。单句翻译可以训练学生活用学过的词组,短语和词汇,是进行书面表达的基础。一个单句翻译都错误百出的学生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教师可采取每日五题的单词翻译练习形式,以增强学生造句能力。并随时提醒学生正确运用各种时态。掌握好词组、基本句型,再配上合适时态,一篇文章才能基本完成。 二、以课文为本,开展各项写作训练

1.听写能力。教学中,我坚持每次上课均听写一定量的单词,要写出单词的拼写形式、词义解释、词类。我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学生互改听写的单词、教师抽查、单词拼写竞赛、记入平时成绩等,促进学生学习单词。对于写错的,要求学生及时改正。如果只写不改,就达不到教学要求,听写就会流于形式。

2.遣词造句能力。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动词要特别注意,因为动词掌握得好坏,是学生能否正确遣词造句的关键。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词组、例句,均要引导学生口头造句。每一篇新课文学完之后,我都根据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与词组,自编15~20个句子让学生做中译英练习。我要求学生在口头操练的同时,尽可能记下由老师或同学口头表达的每个句子。这也是一种听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记笔记的能力,可以减少板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一举多得。学会做课堂笔记,对学生提高笔头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3.朗读和背诵能力。一般来说,听与读的训练量必须几十倍地多于说与写的量,才能较自如地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我们学汉语讲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学英语也应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让学生背诵部分课文、经典语句、谚语。学生如能在写作中恰如其分地引用经典的语句、谚语,就会提高文章的质量。

4.口、笔头概括能力。在学生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给出关键词的前提下,口、笔头复述课文。 三、循序渐进,加强课外写作指导

学生在课堂上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写作,这样才能增加英语的实践机会,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课外写作指导:

1.写值日报告。每天课前三分钟,值日生轮流进行duty report,内容不加限制。教师可要求值日生把当天的duty report写下来,交给老师保存,最后评选出谁说的最好,写的最好。

2.记日记。日记属于自由写作范畴,教师可要求学生每天自由写十分钟,内容不限,但必须是自己体验过的、熟悉的、能够唤起情感的内容。如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父母,老师,同学或校园,课堂等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用心观察周围事物,又可提高写作能力。 此外,教师可建议学生充分利用更多可能的机会练习用英语写作。如平日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互相发短信、聊天、以及留便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