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量折现法的一些总结
结合田明老师的课件,把有关现金流量折现的一下总结和大家共享一下:P
一、几个指标的计算
1、
投资资本(这个投资资本与第8章剩余股利政策(有些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同的)
根据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的指标!)
= 经营资产(经营流动资产 + 经营长期资产总值 - 累计折旧和摊销)+ 金融资产
= 经营负债(经营流动负债 + 经营长期负债)+ 金融负债 + 股东权益
整理:
(经营流动资产 – 经营流动负债)+(经营长期资产总值 – 经营长期负债)- 折旧摊销
净经营资产
=(金融负债 – 金融资产)+ 股东权益
净负债+股东权益=投资资本=净资本
净经营资产总计
=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长期资产净值
=净负债+股东权益 =投资资本=净资本
这个平衡关系只是在某一年年末的时候,所得到的,因此是静态公式!
2、
本期净投资(从以上的静态指标的两期对比中,找到一个动态的指标!)
(08年年末的净经营资产-07年年末的净经营资产)
Δ净经营资产
=Δ经营营运资本 + Δ净经营长期资产净额
=Δ经营营运资本 + Δ经营长期资产总值 – Δ折旧摊销 – Δ经营长期负债
=Δ经营营运资本 + (Δ经营长期资产总值 – Δ经营长期负债)– Δ折旧摊销
=Δ经营营运资本 + 资本支出 – 本期折旧与摊销
Δ经营长期资产总值——为了扩大生产,企业全部用自有的资金购买了长期资产花1000万
Δ折旧摊销——08年当年计提的累计折旧和摊销(可以抵减资本支出) Δ经营长期负债——企业发生的负债,属于资金的来源和流入,比如300万 Δ(经营长期资产总值 - 经营长期负债) = 资本支出——长期资产的购置支出
Δ经营营运资本——短期投资增加,导致了企业现金的流出
=Δ净负债 + Δ股东权益 =Δ投资资本= 净投资(增量概念)
这个平衡关系,使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增量公式!
税后的经营利润= 税前的经营利润*(1-所得税率)=EBIT*(1-T)
①= [(EBIT–I)+I]*(1-T)=(EBIT–I)*(1-T)+ I*(1-T)=净利润+税后利息 净利润来自于利润表! 财务费用就是利息费用!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就是税后利息。 ②= (EBIT-I)利润表中税前利润 + I(财务费用)= EBIT——然后再算税后经营利润
计算每年的实体现金流量和股权现金流量
二、调整现金流量
1.实体现金流量
(1)经营现金毛流量:指在没有资本支出和经营营运资本变动时,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提供给投资人的现金流量总额。伴随着经营的增长,既不需要短期资金投入(经营营运资本),
也不用资本支出。
在第5章的项目投资!一开始就投入进去了营运资本,项目资本投资也是在一开始就投进去
了!每年的经营现金流量:
直接法——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间接法——EBIT*(1-T)+ 折旧和摊销
分算法——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摊销*所得税率
经营现金毛流量=息前税后经营利润+折旧或摊销
EBIT*(1-T)+折旧和摊销——这都是对整个企业而言的现金流量,第5章的间接法,是对
一个项目的税后经营利润,折旧摊销也是指这个项目本身的折旧和摊销。
(2)经营现金净流量
放宽了一个条件即只假定没有资本支出而经营营运资本发生变动(经营营运资本增加了,由于销售